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快聯絡我!

 

 

台灣如何從印度找到新契機?


印度既神秘,商機又不容易掌握,去年我們曾邀請簡又新部長來談《世界是平的》,書中就有相當多的篇幅在介紹印度,這本書非常有影響力,今年我女兒在英國的畢業典禮,校長頒獎時就是用這本書。
我女兒畢業後參加國際義工組織到印度當義工三週,她目睹印度內陸還是非常貧窮,而且一天都停電十幾次且時間很長,可見印度基礎建設與大陸相較還是相當落後,大陸很偏遠的許多地方都已經有高速公路,印度的馬路則非常不平坦,兩者落差應有十年左右。
但是班加洛就非常現代,可以看出印度是傳統與現代交雜的地方,而全世界對它充滿好奇,委外市場一年五百億美元的商機中,印度最少佔了六成。黃社長到過印度十幾次,相信他了解得非常透徹。
黃欽勇:很幸運地我第一次到印度是一九九一年,那是相當關鍵的年度,因為在九○年時,印度發現它所有的經濟指標全部落後中國大陸,因為兩國是鄰國,而且人口和產業結構相似,所以兩者間彼此間競爭已久。而當中國成長以後,印度當然也希望他們能夠在新時代裡有新機會。
我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印度的官員,我告訴他們台灣的經濟成長經驗和我的心得,因此我到過印度十多次,然而九六年左右我很多朋友說這是沒有希望的國家,因為有很多年輕人兩眼茫然坐在馬路邊。

十一億人的消費商機

於是我隔了五、六年沒有去,到了二○○四年,因為有台灣電子業想進入印度所以我陪他去一趟,一回來我馬上告訴部長還有很多產業界的朋友,開始要注意印度了,因為以前那些茫然的人不見了,而基礎建設也在推進,加上印度人比以前覺得更有希望且更快樂。
為什麼現在大家對印度感興趣?我先用幾句話來形容:印度是一個在落後中呈現美感,在貧窮中展現智慧,然後現在在混亂中尋找秩序的國家。所以它很特別,又有很多電子業的機會。
譬如去年印度已經賣出三七○○萬隻手機,是台灣的六百萬隻的六倍大;今年五月份印度手機的使用人口第一次突破一億,普及率卻不到十%,而台灣的普及率超過一○○%。所以印度是很好的新興市場,因此Nokia到印度設廠,鴻海就必須跟著去。
人口優勢國家的成長力道實在很驚人,譬如中國大陸的海螺水泥上半年賺五.○六億人民幣,EPS四.四一元,對照二○○一年時成長了六倍以上,可見中國的需求所帶動的推力。鋼鐵也是,中國大陸每人每年是用二六九公斤。
印度現在大約每人每年用三十公斤,不過印度的米塔爾靠著購併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鋼鐵廠,它的老闆從世界排名第六二的富人,去年晉身成為世界第三,財產從六二億美元增加到二五○億美元。
米塔爾在購併阿賽洛後,現在一年產能達到一.○八億噸,遙遙領先全世界,第三名的新日鐵只有它三分之一產量。米塔爾的刺激,也令中國大陸的鋼鐵廠進入整併當中,兩國間競爭加劇。印度希望未來到二○一○年的時候,可以把印度本地的鋼鐵產量提高到九千萬噸。
委外市場方面,大陸也在急起直追,譬如大連和西安有很多醫院開始接委外工程,可見中國大陸也開始加強它的弱項,從印度的強項中尋找新契機。
以經濟成長率來看人口優勢國家,印度今年第一季是九.三%,中國上半年十.九,俄羅斯大約六.六%,巴西則是四.二%,可見金磚四國的第一和第二都在亞洲,所以亞洲是未來的全球成長動力。
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告訴我,他在印度看到印度總統演講,底下聽眾非常熱情洋溢,他覺得這國家充滿了希望,這也是台灣人要檢討的。印度雖然只有七百美元的人均所得,台灣有一.五萬美元,但是我們不見得快樂。

基礎建設落後

印度也的確有許多指標讓我感覺到它很有希望,像是今年第二季,印度冰淇淋銷售數量成長二○%以上,此外第二季印度前三大的軟體外包公司,營業額成長率是大約四○%左右,獲利成長率更達五○%左右。
軟體外包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最底層的呼叫中心,也就是幫人接電話;第二層就是幫人家做計算,譬如財會等等;第三層則是真正了解需求,幫你作整體解決方案。要做到這一層很困難,因為本身必須有企業觀,好比若沒有住過五星級飯店,很難去理解五星級飯店需要什麼軟體。所以這些是印度遇到的很大問題。
大陸在○四年一年吸引外資總額是六四○億美元,印度則也將吸引外資作為重大政策,期待二○一○年也可以到達六百億美元。不過我比較悲觀,並不認為印度現在已經準備好做這些事,雖然印度已經大量在投入基礎建設,但是運輸系統卻還沒有建立好。
譬如《世界是平的》就提到戴爾的電腦是台灣接單,大陸長三角生產,然後經上海浦東機場飛到馬來西亞的檳城,然後再經由華航飛機送到美國田納西。
這件事跟印度有什麼關係?很多人不知道檳城有十%印度人,既然我們已經在檳城建立了基礎基地,能不能跟印度有一些掛勾,就是我們在思考大環境的機會時要考慮的。
舉例來說,台灣做工業電腦的研華,他們營業額二○%是來自中國大陸,原因是大陸每一個垂直型的市場都很大,同樣地印度也有很多像這樣的機會。
謝金河:印度最好與最差的同時並存,差的方面,印度現有二.六億人每天所得不到一塊美元,六歲以下兒童有一半營養不良,一半以上女性是文盲,還有一半以上房子沒有電力供應,以及一半以上的村莊沒有道路與外界相通,以上可知印度基礎建設極度缺乏。
不過提到印度的企業,印度孟買SENSEX指數的三十種成分股中,只有一家銀行因為提列政府公債而虧損,其他都賺錢。而三大軟體公司中,今年第一季Tata賺八六.三億印度盧比,第二大Infosys Tech賺八十億印度盧比,成長率是五○.四%,第三大的Wipro賺六一億印度盧比,成長四三.八%,幅度都相當大。而TATA集團在成分股中就佔了三家以上,可見印度財團的力量驚人。
印度除了軟體的優勢外,還有它是全世界第二大的英語人口國家,所以美國企業去投資非常方便,時差又剛好與美國的白天錯開。所以班加洛處處是美國公司招牌,與矽谷已經沒有兩樣。
所以現在全世界的手機大廠都要到印度去!三星最近用一.五億美元開始在印度設廠,目標從一年一百萬支到二○一○年的二千萬支;MOTO也有印度研發基地,有三千個研發人員,組裝廠也在今年五月開始運作;NOKIA更是已經有十座廠設在印度;包括Sony Ericsson也宣布要到印度設立生產基地,並要求它的代工廠到印度設廠。
印度人口也會開始展現消費潛力,比方電腦銷售會從去年三二○○萬台成長到今年的五三○○萬台。因此,除了中國,印度市場也正成為大家追逐的焦點,這商機也值得台灣去掌握。
最近摩根史丹利談的印度做服務,中國做製作,我感覺上不完全會這樣。因為印度的軟體外包前幾名雖然很好,但是後面的中小企業就不行。而且戴爾電腦和IBM,都要擴充他們在印度的員工,可以自己做底層的工作不需要外包。
而且基礎環境也是問題,譬如到印度去的大部分飛機都必須在曼谷或新加坡轉機,而印度人到美國最近的一條路是先飛到新加坡,轉台灣後,然後再轉美國。而且印度的官員觀念也需要改變,很多去過大陸的朋友說,大陸的招商官員渴求外資到甚至幾乎願意幫你端洗腳水,印度官員卻還沒有具備這種心態。
印度人看我們台灣,覺得我們在國際上沒有地位,我們要去印度投資的話,首先要讓他們理解台灣的經濟重要性,而且要用戰略合作的方式。
印度是一個看起來很可口的蛋糕,但是咬下去全是沙子,要怎麼去過濾?首先一定要第一流的人才,長期經營,與對方合作。印度有個部長告訴我,台灣來了一百多個團,就意味著台灣去了一大堆人卻什麼事也沒做。

全球布局的考量

過去是電腦為核心的時代,它是量產集中化的生產機制,所以真的非常合適去大陸投資;現在慢慢走到消費性電子的時代,我個人的看法是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了迴避關稅,會在全球有不同的區域,譬如我們現在要是在台灣做電視機賣到泰國,要繳廿五%的稅,如果從馬來西亞賣到泰國只要五%。
關稅也是台灣有超過十家廠商在歐洲有生產製造基地的緣故。因此現在我們要把全球分成幾個區,不只是印度,還有巴西、俄羅斯的市場,我們也應該去布局。
此外投資印度還要注意,它有廿八個州,○四年以前每個州的加值稅都不一樣,所以印度的複雜性遠高於一般台灣人的想像,不過它的每個區隔市場都很大,只要把一個市場搞清楚,深入經營就有很多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