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市投資風險偏高,資金持續撤出,不僅成熟市場包括美股、日股今年1~8月超過跌幅10%,新興市場如金磚四國中的中國、印度、俄羅斯,今年來跌幅更超過20%,全球前20大市場聯袂走跌的情況是35年來首見。

擔心風險
此外,投資人走避風險也造成投資市場交易量急速萎縮,包括紐約證交所8月交易量較去年同期大減47%,日本東證一部同期交易量也下滑25%。據美林(Merrill Lynch & Co.)對投資機構調查顯示,今年來提高現金部位的投資機構比率在7月達到最高峰,8月也維持次高。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全球股市受信貸危機影響,今年表現普遍不佳,像這樣同步走疲的狀況相當罕見,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歐、美股市走勢仍然強健,而2001~2002年美國科技泡沫破裂時,南韓和澳洲股市也維持漲勢。

金磚四國同受股災
大和總研(Daiwa Institute of Research)資深分析師成瀨順也說:「這是1973年第1次石油危機以來,全球股市首度出現同步下跌的情況,日本、美國,以及歐洲全都損失慘重。」
金磚四國近年漲勢凶猛,但今年全都淪為股市受災戶,其中以中國股市災情最慘重,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今年來跌幅超過50%,在全球股市表現排名中吊車尾;俄羅斯、印度跌幅也直逼30%;天然資源豐富的巴西儘管相對抗跌,今年上半年還維持上漲,但受全球經濟走疲、原物料需求降溫影響,下半年仍由紅翻黑,今年來跌幅已超過10%。
儘管全球股市跌跌不休,但手握2000億美元(6.3兆元台幣)銀彈的中國主權基金仍持續尋找投資機會。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負責管理中國主權基金的中國投資公司,計劃將1/3資產約670億美元(2.1兆元台幣)部署在日本等海外市場,鎖定投資標的包括原物料、環保科技等,目前已準備在日本開設銀行及證券帳戶,明年3月底前就可能正式進場買日股。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指出,股市全面走跌的情況顯示,全球市場連結比過去更加緊密,現今不論是成熟工業國或新興市場,除了反映經濟體本身利空、利多外,也會受到全球其他牽動,出現跟跌、跟漲的情況。

信心不足成為主因
投資信心不足是當前股市下滑的主因,全球經濟走疲利空持續影響投資情緒,不僅歐元區和日本上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出現負成長,多年來享有高經濟成長率的新興國家包括中國和印度,現都面臨成長走緩的難題。
然而面對美國次貸風暴引起的全球金融巨變,以及原物料價格上揚造成的通膨壓力,憂心忡忡的投資人只能採取保守策略,靜待經濟基本面好轉。
橡樹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帕夫利克(Robert Pavlik)說:「全球經濟走疲的速度超乎華爾街所預期」。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峰義清說:「投資人別無選擇,只能設法提高投資項目中的現金水位。」

企業投資意願降低
次貸風暴已讓投資人苦不堪言,但景氣變差讓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變難看,使得借貸機構更不願提供貸款,連帶企業投資意願跟著降低,形成惡性循環,投資人還得繼續承受經濟走疲的廣大衝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