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出社會做事,那時熱門話題是吃鮑魚,有位香港名廚跨海來台推出鮑魚套餐,限量供應,雖然價錢頗貴,但很多富豪趨之若騖,加上當時政治名人也因吃二頭鮑、三頭鮑,引起社會大眾議論,井底之蛙的我才知,原來鮑魚是數字小的反而名貴。那時的我,常夢想自己早日發達,也能品嘗那傳說中日漸稀有的人間美味。

十幾二十年過後,我依然沒有富貴,只是我對鮑魚美宴,不自覺間失去了興致,年輕時那種因渴望而牽動味蕾垂涎的悸動,已消失無蹤。心想是不是自己的境遇一直不佳,現實的摧殘,使自己逐步妥協了,潛意識裡,一點一滴說服著自己,捨棄了過往的慾望?只知現在這些世人眼裡的珍饈美膳,已難以引起我的關注。

也不像有些人士是因環保的崇高理念而放棄這類美食,我就是自然而然的不想,沒有一絲勉強。有時也好奇自己的改變,或許環境真能改變了人的心境,心念也能改變味蕾。生活在柴米油鹽錙銖必較的現實世界裡,現在的我,反而很喜歡吃一些簡單的食物,例如平時常吃的蔬菜水果,在當令盛產時,俗又大碗,卻最好吃,也少病蟲害,省去施藥的負擔。

台灣俗諺:「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罋菜,五月匏仔,六月瓜,七月筍,八月芋,九月芥藍,十月芹,十一月蒜,十二月白菜。」只要順應大自然的腳步,就能吃到最適時、最對味、在地的好食材,不得不佩服先人們,從生活中摸索、嘗試與學習,綿長歲月累積下來珍貴的智慧。

近年來科學研究,也證實很多平凡常見的食物,其實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與抗癌效果,比起那些稀有貴重的食材,更值得人們多加攝取享用,能夠為它們內在真實的本質正名,這也算是還給這些曖曖內含光的食物一個公道吧。能夠用「心」嘗,就能吃出食物天然原始的鮮甜滋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