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鋁合金產業第一季受到NB產業淡季,營收表現平平,其中,龍頭廠商可成(2474)更因美國主要客戶的手機訂單出貨遞延,3月業績表現不理想,衝擊股價從高點重挫了四成。不過,整體來看,機殼產業今年並不看淡,多家更是可見到轉型後的回收。
機殼產業第二季開始將見曙光,可成單季可望成長近兩成,同屬鎂合金領域的華孚(6235)佈局汽車零組件業務今年進入起飛期,年營收篤定成長逾三成;仕欽(6232)積極擺脫低毛利率產品,今年的EPS可望超過2.5元。
第一季的機殼廠股價表現,就屬龍頭可成最為「悽慘」,總歸原因,也是市場對第一季業績期望過高。不過,總有風雨中見溫情,近日多家外資開始注意可成股價可能超跌,紛紛低進股票,外資持股比重回復到47.25%。
外資認為,可成首季毛利率將優於外界預期,可望達50%到52%之間,稅後盈餘將達16億元,EPS約4元。國內法人也認為,首季不佳主要是客戶的影響,非可成本身的競爭力出問題,因此,股價重挫超過四成之後,買點已經浮現;同時,觀察可成後續業績趨勢,將是逐季成長的格局,這使得可成今年度的EPS仍可望達19-20元左右。
觀察其他機殼廠,也不乏值得注意的標的,包括華孚、仕欽、勤誠(8210)、英誌(2438)等,今年的業績不是適逢起飛期,就是屬於收成期。
仕欽近年來積極從傳統塑膠桌上型電腦機殼,跨足表面處理製程低溫真空濺鍍業務,也與富士通合作跨入鎂鋁合金機殼,去年起更積極擴大NB機殼業務,而這三項業務今年都可望有成果出現。其中,NB機殼業務因獲得大廠仁寶(2324)灌頂,今年出貨量可望呈現數倍成長;鎂鋁合金業務良率提升,除了富士通之外,今年獲得東芝的認證,預計下半年有機會開始對東芝出貨;法人估計該公司今年的EPS可望超過2.5元,首季可望有約近1億元的獲利,相較去年處於佈局耗費資金時刻是進入收割期。
華孚布局汽車零組件業務今年進入起飛期,順利打入國際一線汽車零組件供應商之供應鍊體系。預估今年華孚的汽車零組件貢獻營收可望至少達6-7億元,較去年成長逾10倍,而明、後年成長力道將更加速,整體佈局開花結果。因汽車零組件業績持續加溫,預計第二季合併營收將較首季續增,全年合併營收上看50億元以上,成長逾三成。
勤誠加強拓展伺服器機殼業務,除已取得英業達(2356) 為惠普(HP)代工的伺服器機殼訂單外,近期又接獲大陸知名網通廠華為的伺服器機殼訂單,切入華為的伺服器供應鏈。勤誠近幾年積極發展毛利率較高的伺服器及工業電腦機殼,尤其中國昆山廠開始量產後,與鄰近的主要客戶英業達合作關係更趨緊密,業績亦大幅提升,去年前三季獲利已超越前年一整年的獲利。除中國昆山廠,東莞橋頭廠的產能亦滿載,目前已於東莞塘廈興建新廠,預計塘廈廠最快今年7月即可投產,可望彌補2006年空有訂單卻無法生產的遺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