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的超高槓桿,撐破了美國房地產的泡沫,造成信用機構、投資銀行及保險公司陸續倒閉,訂單急凍、現金緊縮、資產大幅減損。金融海嘯對經濟活動衝擊之強、影響之廣,連專研1929大蕭條的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奇以及富實務經驗的財政部長鮑爾森都始料未及。去年底美國的公共電視系統,以「溶化」一詞來描繪美國市場的情勢。華爾街的崩解隨著全球化的連結,牽動全球經濟滑向80年來最嚴峻的衰退。

     政府自全球海嘯爆發後,極力維持總體經濟的穩定,調節貨幣供給穩定物價,保障存款安全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對於海嘯的首波衝擊,政府相關因應作為有條不紊,值得肯定,但社會各界對政府積極提振經濟走出低迷的期待仍然極為殷切。

     經濟的運作從需求面來看,主要是由消費、投資及政府支出構成,也就是民間的消費、企業的消費與政府的消費。面對這波不景氣的嚴峻情勢,觀察各國政府莫不由此三方面著手,急推因應對策。惟提振需求刺激消費雖是各國一致的目標,然而各國因文化不同,政策的設計及執行差異頗大。以政府支出提高所得刺激消費部分,美國因寅吃卯糧多採退稅的方式,此次海嘯更直接由聯邦跳過地方政府執行以收速效。亞洲國家多有儲蓄的習慣,運用消費券仍產生貨幣替代的漏失。較為中期的手段是提供臨時就業的機會,長期的作法則以公共投資為主。

     公共投資多半集中於民間俗稱的「鐵公基」─鐵路、公路及基礎建設計劃,經由公共投資提供民眾獲得較長期的所得,完工後則可降低運輸成本、改善生活品質、提升國家競爭力,執行過程中也可經由關聯效果大的建材營造,帶動百業繁榮。然而公共建設前置期長,從規劃評估招標發包施工,一切順利也要三、四年,若強逼執行進度卻無足夠能量配合,則可能發生90年代初期類似「十八標案」之亂象與腐敗。除非各政府部門類似60年代省府公共工程局的時代,由於經常進行基設的規劃,投資方案存貨豐、執行經驗富,才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提振景氣的效果。

     為了克服公共建設前置期較長的缺陷,美國在提振需求部分強化了歐巴馬的政見,即加速網際網路的建設與品質的提升。這項措施補充了傳統的「鐵公基」,帶動資訊通訊產業,而且以各級學校為優先的設計,更可提升未來的人力素質與競爭力。中國大陸則在鐵路公路機場外,以一波波的下鄉政策引出超額儲蓄,藉此擴大影響各個業別,包括家電下鄉、手機下鄉、筆電下鄉以及汽車下鄉等,活潑了消費性電子、通信、資訊、車輛等產業的上、中、下游,彌補了「鐵公基」的前置空檔。甚至於台灣的產業也接到急單,將股票市場的氣氛由「無基之彈」轉換到「有商機之彈」。

     國內為了振興經濟,政府除推出愛台十二項建設外,因應國情首度採行的發放消費券,原本學者擔心貨幣替代,結果在廠商「先消費後給券」及地方政府搭配大型演唱會、汽車洋房大抽獎等創新手段,再加上春節發放的好時機,估計創造1.5倍的乘數效果,為今年成長率帶來0.66%的貢獻,也打響了提振經濟的第一炮。在帶動特定產業部分,政府透過貨物稅的減免,刺激新車的購買,對提振消費以及紓解車輛產業困境,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這些在十多兆台幣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影響所及只到百分之一。

     為發揮提振經濟景氣更顯著的效果,我們建議政府應可進一步考慮,在這些已有初步成效的基礎上,更積極持續的擴大層面,運用各種產業政策帶動總體需求。例如我國的電信產業長期處於公營壟斷的結構,電信資費高,服務水準不佳,5年前歐美日韓已經以低廉價格提供100mega的網際網路服務,而我們至今仍須以高資費忍受競爭國十分之一的頻寬與速度。NCC與公平會若能強化電信產業競爭,改變壟斷結構,加上交通部郵電司積極推動下世代網際網路,則網路效率提升,網通產業當可從「兩兆傷心」變為真正「兩兆雙星」,台灣也將真正奠定進入數位匯流時代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如政府將短期就業方案與節能減碳結合,推動國內公共建築及住宅設置PV太陽能電池,則受到國際低迷影響以外銷為主的太陽能產業將被帶動,而承建高雄世運會館美麗太陽能電池屋頂的國內產業界,也有再展長才的商機,同時我國能源多元化的長期競爭力也可逐步落實。類似上述各項影響層面廣,又有長期競爭力提升效果的次世代公共建設,如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國土保育、能源及綠色生產等,其振興經濟產業的政策選擇頗多,執行前置期也不同,期盼政府發揮管理與協調的機能,積極、持續且大幅度推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