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景氣寒風吹,企業跟消費者更換個人電腦PC的需求減緩,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需求跟著冰凍到谷底,力晶總經理謝再居用「冰河時期」來形容現在的DRAM產業。
撰文:賴筱凡 攝影:張智傑
打從去年下半年以來,DRAM景氣就沒有好轉過,甚至在金融風暴席捲下,DRAM族群全成跌破票面價的雞蛋水餃股,就連投資人都只能自我挖苦地說:「以前18元才能買到1股力晶,現在18元可以買4股。」
有錢才能撐下去
DRAM族群虧損連連,每天一開門就是口袋裡的無底洞,力晶第3季虧損更達到150億元,董事長黃崇仁親自主持法說會時,還得先演講20分鐘,為底下的法人打強心針,就連力晶高層私底下都感慨:「1季賠掉150億元,沒被投資人打,真的要偷笑了!」
受不了產業需求持續低迷,DRAM廠開始鬆口減產,只是「邪惡核心」韓國三星還沒點頭,其他DRAM廠就算減產,還是只能苦撐,南科業務副總經理白培霖無奈地說:「南科減產只佔全球DRAM產能的5~6%,但三星減產卻相當於1個南科。」
正因三星仍不願鬆口談減產,短期內DRAM產業供過於求的情形難改善,台系DRAM廠想要撐下去,口袋裡就得有足夠的資金。檢視4大DRAM廠的現金部位,力晶手上現金還有176億元,南科、華亞科則各別有142億元和55億元的現金可運用,但第4季都有長期借款、可轉換公司債CB、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CB需償還。
犇亞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李克揚表示,以DRAM廠目前的現金水位來看,華亞科是最健康的,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利益(EBITDA)佔營收比率還有34%,且維持現金淨流入。反觀南科的資產負債比率就高達6成以上,但分析師們對於南科、華亞科卻是老神在在,李克揚說:「因為他們有富爸爸撐腰,不用擔心啦!」
沒有富爸爸當靠山的力晶、茂德,就相對令人憂心,所以黃崇仁在法說會一開始,直截了當地秀出現金部位表格,包括約當現金、短期貸款、長期貸款與折舊,「我們大約還有310億元的現金可以用。」黃崇仁用財務實力向市場證明,力晶絕對有活下去的本錢,他加重語氣強調:「都還沒有人倒,我們怎麼可能會倒!?」
茂德老董難入眠
相較於其他DRAM 三寶,茂德的財務壓力明顯沈重。與合作夥伴海力士(Hynix)技術移轉一案尚未敲定前,茂德董事長陳民良曾表示「壓力大到睡不著」,就連2001年的景氣下坡段,都沒讓他睡不著。然而,第3季DRAM價格掉更兇,恐怕最近陳民良又很難好眠。
至第2季止,茂德帳上現金剩26.35億元,後來雖有海力士認購私募的35億元資金到位,但扣掉10月應償還的CB與ECB約3,100萬美元、約台幣9.92億元,單季營業費用約10億元、製造費用約7.5億元;分析師預估,茂德第3季現金部位可能僅剩34億元,但這還沒加計第3季需償還的長期借款1億800萬美元、約台幣35億元。
李克揚表示,現階段看起來,茂德籌措資金的壓力確實很大,尤其明年還有一筆約台幣107億元的3.33億美元公司債即將到期,茂德能不能過得了這關,端看陳民良的本事。只是,會不會如黃崇仁暗指的面臨被迫倒閉,李克揚倒沒那麼悲觀:「別忘了茂德背後還有聯電這個大股東。」坐擁茂德股權達8%的聯電,勢必不會輕易讓茂德說再見,他評估:「最壞的打算應該是退出標準型DRAM市場吧!」
力晶黃崇仁說:「沒有賣不掉的DRAM,只有賣不掉的價格。」
DRAM景氣遲遲未有回春跡象,DRAM廠開始想辦法節省成本,包括華亞科、南科目前「做四休一」:鼓勵員工盡量休假,力晶則是考慮減薪,請員工共體時艱,但看在黃崇仁眼裡,「這些都是減產啦,只是名目不一樣。」
只是火燒眉毛,虧損破洞再擴大,DRAM廠也只能低頭減產救市,白培霖預估,目前DRAM市場供過於求約3成;10月開始,力晶、南科、華亞科投片量減少2成,減產的效益可望在12月浮現,DRAM廠也只能咬牙繼續撐下去。誠如黃崇仁所說:「沒有賣不掉的DRAM,只有賣不掉的價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