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大廠光寶啟動跨國併購行動,昨(十三)日宣布將重砸二.七七億歐元、相當新新台幣一百廿五億元併購全球最大手機機殼大廠芬蘭貝爾羅斯(PERLOS)。光寶執行長林行憲看好這次跨國併購案帶來的效益,並預估明年貝爾羅斯可望為集團挹注三百億元到四百億元營收,未來三到五年甚至高達一千五百億至二千億元的營收貢獻。

    持股逾29% 成最大股東

    光寶財務長林群表示,在台灣—芬蘭同步記者會之後,光寶將正式開始公開收購程序,光寶目前已經獲得貝爾羅斯董事會的推薦,獲得持股二九.一四%的最大法人股東Oy G.W.Sohlberg Ab的支持,預計三至十週之內,光寶將徵求到超過九成的貝爾羅斯股東支持,即可順利完成這項國際併購案。

    光寶預計將以每股五.二歐元的價格展開收購,以貝爾羅斯上週末收盤價三.七歐元核算,溢價幅度為四○.五%,雖然外界認為收購價並不低,但林群也提出數字表示,以明年本益比來計算,光寶是以三.七倍本益比收購,遠低於當初鴻海收購芬蘭機殼廠藝模的三四.七倍。

    減資後仍有銀彈三百億

    另外,對於外界質疑光寶大幅減資八十七億元之後,併購資金將從何而來?林群強調,在完成減資之後,手頭現金還有超過三百億元,因此整體收購案,光寶將完全採用自有資金完成。

    垂直整合手機供應鏈

    林行憲強調,手機為消費性商品,決定外觀的機殼成為手機產業的關鍵零組件,而光寶原本就有LED、鍵盤、GPS模組、手機相機模組等多樣化零組件,在併購貝爾羅斯後,將可增加機殼、天線等產品與技術的豐富度,提供客戶「一次購足」的需求。

    全球布局一次到位

    此外,貝爾羅斯也在墨西哥、巴西、匈牙利、中國大陸和印度等新興市場佈局,其中印度廠將從九月起開始出貨,併購貝爾羅斯後,林行憲說,光寶的全球佈局也可因此一次到位。

    市場分析指出,光寶大手筆併購貝爾羅斯之後,垂直整合實力大增,有機會與鴻海旗下富士康或是偉創力等EMS大廠一爭手機代工訂單,備受市場矚目。

    該廠未來營收貢獻可觀

    林群表示,目前這些都言之過早,不過在整合機構件和其他零組件之後,光寶在手機製造領域的能力幾乎涵蓋手機電路板以外的所有零組件,因此,初期在手機代工上、採取類似PC準系統方式的出貨模式,將是可行的。

    林行憲對併購案效益頗為看好,認為未來三到五年可高達一千五百億至二千億元營收貢獻。

   光寶是不是買的太貴,其實很難論斷,不過這個公開收購Perlos的消息一宣佈,Perlos在芬蘭的股價應聲大漲,因為以鴻海在二○○三年十月,以二四.五億元台幣,購併芬蘭另一家手機機殼廠藝模(Eiom)來看,雖然Eiom以及Perlos都是諾基亞的機殼供應商,不過光寶科花的錢硬是比鴻海當初買藝模多了五倍。

    另外,從總市值的角度來看,去年十一月下旬,捷普購併機殼廠綠點,當時綠點的總市值大約二百九十多億元,而捷普當時宣佈以每股一0九元收購綠點,總金額大約三百億元,溢價大約僅三.五%,之間的差距並不算太大。

    但是以Perlos目前專精的主要是塑膠機殼,且到今年第一季都處於虧損狀況,目前總市值約八十六億台幣來看,光寶肯用一二五億元,溢價超過四五%去購併,手機業者開玩笑表示,光寶應該是看到Perlos沒人發現的價值吧。

    這一次花大錢併入Perlos,感覺上光寶科的做法是想以「以地方包圍中央」,企圖從手機周邊零組件一路整合上去,目標是成為手機EMS廠,而這些佈局的背後就是為了要爭取諾基亞的手機代工訂單。

    不過手機業者強調,EMS廠需要的就是成本優勢,由於每個國家都有關稅的問題,所以EMS廠最需要的除了供應鏈的整合外,另一點就是營運基地的全球佈局。

    以光寶科目前的製造基地幾乎都集中在中國,在印度、中南美以及東歐幾乎沒有生產基地來看,光寶科想要成為與鴻海富士康以及偉創力等平起平坐的EMS廠,恐怕還需要加把勁。


   光寶科昨(十三)日宣佈以高達四成的溢價幅度收購芬蘭機殼廠Perlos Oyj的消息,引起外資圈高度震撼!儘管光寶科一直強調PerlosOyj明年的轉機題材是願付四成溢價的主因,外資法人對此假設則是持保守看法,但也認為光寶科若想玩手機這塊市場,似乎也別無選擇。

    很明顯,先撇開收購策略角度不看,外資圈關切的焦點是光寶科有沒有買貴,港商野村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曾雅蘭指出,光寶科評估這次收購Perlos Oyj的價格約為二○○七與二○○八年EV/EBITDA的六.四與二.八倍,雖略高於二○○七年Perlos Oyj同業平均值的六.二倍、卻遠低於二○○八年的四.五倍。

    由於光寶科並未提供平均值是涵蓋哪些廠商,而根據曾雅蘭的計算,光寶科收購Perlos Oyj的二○○七與二○○八年EV/EBITDA分別為十二與五.五倍,若與及成、鴻準、巨騰、BYD、可成等八家業者的平均值八.三六與六.五七倍,「只能說這個價格買得不算便宜」。

    再從策略面來看,摩根大通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張凱偉指出,原本是諾基亞旗下第一大機殼供應商的Perlos Oyj,目前市佔率已落後給富士康(FIH)與BYD等主要競爭對手,因此,光寶科未來該思考如何透過Perlos Oyj、與諾基亞的關係更為緊密,甚至可取得更多新訂單。

    張凱偉認為,Perlos Oyj市佔率一路滑落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項:一、成本結構不夠優異;二、營運模式欠缺彈性;三、零組件與組裝的領域還是有所差異;光寶科過去並沒有太多關於併購的紀錄(track record),即便Jabil併購綠點至今,綜效也沒有很突出,光寶科要如何說服國際機構投資人,恐怕仍得費點功夫。
    這宗跨國併購案的背後,其實正凸顯手機產業高度整合,已經是必要的競爭條件。

    說起光寶與貝爾羅斯的「第一次接觸」,時間應該回溯到三年前。光寶財務長林群透露,當年光寶還在從事手機組裝時,貝爾羅斯就是光寶供應商之一,三年前的貝爾羅斯獲利正好,正想積極擴充產能,並曾看上光寶轉投資的模具廠龍生,希望可以併購龍生來擴充自己在金屬機殼上的壓鑄產能。

    但貝爾羅斯併購龍生案不僅沒有成交,三年後的今天,光寶更從賣方變成買方,並且即將成為貝爾羅斯的新主人。

    這項大逆轉,其實也正反映出手機零組件產業的一些生態。貝爾羅斯是一家芬蘭機殼公司,隨著芬蘭手機大廠諾基亞崛起,貝爾羅斯的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除了諾基亞之外,貝爾羅斯還承接了其他世界知名手機品牌的機殼訂單,去年的出貨更達二億支手機機殼,市佔率高達一六%。

    但細看貝爾羅斯獲利卻發現,貝爾羅斯獲利在二00四年達到八一八○萬歐元高峰之後快速萎縮,去年更痛定思痛決定遷廠佈局新興市場,卻因此大虧四三六○萬歐元,今年完成遷廠,但又因芬蘭關廠認列超過三千九百萬歐元費用,使得市場預估該公司獲利可能僅剩一千萬歐元左右。

    因此,儘管貝爾羅斯市佔衝上全球最高,但在鴻海富士康結合零組件的EMS模式在手機代工市場大行其道之際,如同貝爾羅斯這樣的獨立機殼廠也飽受獲利逐步壓縮之苦,也因此在去年台灣機殼廠綠點賣給諾基亞代工廠Jabil後,貝爾羅斯也只能找尋如同光寶這樣的新盟友以求生存。

    明基合併西門子破局之後,光寶與具爾羅斯雙方對於這次併購案,都特別謹慎小心,光寶強調,貝爾羅斯芬蘭廠關廠動作已經完成,而且相關遣散費用都在第一季提列完成,光寶接收的是貝爾羅斯海外工廠與原來的經營團隊,合併難度大幅降低。另外,為了瞭解貝爾羅斯的實際運作,光寶執行長林行憲還親自帶隊前往貝爾羅斯工廠看廠,就是為了確保合併過程順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