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記憶體大廠法說會尚未揭幕,但茂德董事長陳民良昨(十九)日已搶先透露,市況已經自本月初起好轉,第三季營運情況將會顯著好轉。另外,茂德第一座十二吋廠已攤提結束,預計自八、九月起正式轉型為代工廠,初期瞄準影像感測器IC。至於因應擴產需求,茂德也已經向中科申請到后里地區的土地,最快明年動工。
陳民良指出,近來OEM大廠客戶基於「Window Vista system」已經開始增加對記憶體的採購量後,記憶體市況自七月初起便已明顯好轉,可以說谷底已經過去了,七月情況一定比六月好,加上自九○奈米轉入七○奈米後,成本將大幅降低,第三季DDR2也會優於第二季,因此整體來看,對第三季情況已趨於樂觀,而茂德第三季的產出相較第二季將成長二成,至於全年產出也將較去年成長八成。
陳民良也估算,當七○奈米良率穩定後,較原先的九○奈米,成本將會下降三成;至於茂德目前七○奈米的進度,三廠部分七月份七○奈米投片量已經達到六成,預計十月全數產能將以七○奈米量產,四廠方面,較原定建廠時程提前一個半月,自八月開始裝機,十月進行第一階段月量產規模超過一萬片的投產,屆時今年第四季,茂德七○奈米的月量產規模達八萬片十二吋晶圓。
另外因茂德旗下位在竹科的第一座十二吋廠(二廠),折舊攤提已經結束,在成本優勢下,茂德將以其成為進軍邏輯代工領域的試金石,至於製程可涵括○.一三微米、○.一一微米與九○奈米等,並在第三季正式啟動轉型計畫,八、九月間開始進行影像感測器IC工程投片,後續將再引入低功率、驅動IC等其他邏輯IC。
另外,陳民良也指出,就茂德產能規劃來說,現階段會優先擴充DRAM產能,旗下三廠與四廠會以生產DRAM為主,未來將一廠設備移入大陸,變更為十二吋廠後,將與預計明年內動工的后里五廠,當成生產NAND快閃記憶體的基地,甚至希望在這幾年內,將NAND快閃記憶體的技術與生產能力的馬步蹲穩後,希望未來能夠與韓系大廠一樣,在十二吋廠中靈活調度NAND快閃記憶體與DRAM產出比重;而后里五廠單月滿載產出甚至超過十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