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獨立記憶體模組製造商金士頓(Kingston)將入股TMC(台灣記憶體公司),持股比約5%至10%,可望成為第一批民間入股TMC的龍頭指標。由於金士頓在DRAM通路上勢力龐大,TMC與金士頓攜手等於宣示穩固DRAM下游的灘頭堡,並且完整串起DRAM上下游供應鏈。
此外,屬金士頓成員之一的記憶體後段封測廠力成,同時也是爾必達主要封測廠,亦考慮入股,此舉,可望在TMC形成「金士頓、力成、爾必達」的「鐵三角」關係。
針對全球最大的DRAM模組廠金士頓確定將入股TMC公司,金士頓台灣辦公室與TMC召集人宣明智對此消息均表示不予評論。力成因為是金士頓子公司,也不願發表意見,僅表示希望政府整合DRAM能朝台灣產業有利的方向進行。
目前TMC資本額尚未公佈,但法人認為,加計政府投資的300億元資金,TMC資本額至少在800至1,000億元水準。
全球記憶體模組市佔率第一的金士頓,不畏金融風暴衝擊,去年在全球記憶體產品出貨量,持續較前(2007)年成長41%,去年總營收仍突破40億美元,僅較前年45億美元呈小幅衰退。另外,金士頓持有力成10.39%持股,是力成的最大股東,而力成董事長蔡篤恭亦是身兼金士頓集團亞太區總經理及遠東金士頓董事長之職。力成基於整合DRAM封測技術的考量,亦也可能直接入股TMC。
業界指出,TMC的股東名冊若確定為此三家公司,顯示TMC已可以完全整合DRAM技術來源、下游封裝廠及模組廠三大勢力,形成最堅實的鐵三角。
宣明智在TMC公司的首次記者會上就特別點出,包括國外的私募基金、DRAM模組廠、DRAM供應商,甚至是DRAM廠背後的技術母廠會對TMC有興趣,宣明智從上周開始,也開始進行造訪之旅,而至目前為止,傳出的股東名單,均照著「劇本」走。
由於TMC公司才剛宣布成立,網羅種子部隊的速度卻超過預期。法人指出,TMC目前作法相當高招,在金士頓與力成加入後,等於把DRAM產業從上游顆粒到下游通路都整合起來,力成是去年唯一一家沒有休無薪假的封測廠,而金士頓本身通路很強,又掌握雄厚資金,TMC雖然不自己蓋廠,成軍時間又最晚,然而以現階段的布局來看,的確是讓人耳目一新。
台灣記憶體公司(TMC)整體架構可望於1個月內定案。在宣明智力邀全球記憶體模組龍頭金士頓入股下,挾其全球市佔率高達5成實力奧援,TMC鐵三角的形態呼之欲出,TMC有了金士頓入股,將如虎添翼。
宣明智打出了金士頓的王牌,除了可順利進行下一步國內DRAM產業整合外,未來更將結合─TMC準股東龐大的科技業人脈,朝DRAM上下游整合的步伐似乎再邁出一大步。
金士頓2008年營收達40億美元,出貨量成長達41%、各產品線銷售穩定成長,穩居全球第一大記憶體模組廠的寶座。金士頓加入TMC後,TMC上下游整合更臻完整,可說是如虎添翼。
目前全球DRAM大廠以三星、美光、海力士及爾必達為主,但隨著售價不斷下滑,各家公司陷入苦撐狀態,除了奇夢達破產清算外,龍頭廠三星電子也認為今年將是非常艱難的一年,美光最新一季財報依然呈現虧損,虧損金額中有一半以上因提列存貨跌價損失所造成。
此外,海力士去年第4季(10至12月)淨損達1.33兆韓元(9.648億美元),已連續第5季繳出虧損成績單;至於爾必達去年第3季(2008年10至12月),營收大幅下滑至618億日圓,年減34.3%(季減45.6%),淨損金額達723億日圓,遠高於2007與2008年同期金額。
今年2月當國內DRAM整合版本還停留在「三合一」或「六合一」版本時,力成董事長蔡篤恭曾在法說會上表示,後續DRAM廠的整併與紓困,就是要看台灣政府的做法,但這是相當艱鉅的工作,且台灣產業是正面的發展,如果可行的話,DRAM價格有機會衝到天上去。
若全球DRAM產業能藉洗牌方式改變產業文化,蔡篤恭所言,其實並不為過。
除了業務考量外,宣明智與力成董事長蔡篤恭私交甚篤,蔡篤恭目前為金士頓集團亞太區總經理,宣蔡兩代世交,關係不可言喻。目前國內為數不少的記憶體模組廠,如威剛、創見等,TMC股東結構是否會牽一髮而動全身、造成產業洗牌,值得注意
金士頓一直強調與客戶夥伴榮辱與共的經營策略,儘管美光為金士頓主要DRAM供應商之一,但隨著台系DRAM廠重整速度加快,金士頓為了掌握快速、低價及大量的DRAM貨源,與TMC攜手確實是可行之道。
據宣明智的構想,TMC將在今年4至6月引進政府300億元資金,加上可望入股的金士頓與私募基金,TMC資本額不排除上看800至1,000億元,規模可能僅次於台積電、聯電及中鋼少數重量級公司,與韓系大廠一較長短的機率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