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土伯持續長期看多鋼鐵業 巴菲特買浦項和塔塔等於幫鋼鐵業背書,郭炎土指出五年前講鋼鐵業十年榮景,現在看起來十年榮景的看法太保守,因為整個世界的需求和供應不平穩,需求還是大於供應。 郭炎土強調只要市場長期存在同時繼續成長,而且這公司具有國際競爭性的話,就是好股票,股災也不會受到影響。並認為台灣的鋼鐵業除了中鋼以外,其他也都很好,特別是不繡鋼擁有很強的國際競爭性。 以長線投資聞名的巴菲特買進鋼鐵股,當然意義非比尋常。巴菲特到目前為止在亞洲的兩個投資標的,一是中國石油天然氣,是在二○○一年的時候買進廿四.二三億股,大約佔香港總發行股數的十三%,中石油(0857)從當時不到一.六港幣到最高漲到今年初的十一.二八港幣,所以巴菲特賺超過二二○億港幣。 他去年開始逢低買進浦項鋼鐵三四九萬股,成本是五.七二億美元,但如今市值已經達到十一.八五億美元,所以已經成長一倍,也讓浦項鋼鐵的股價最近一直維持高檔,間接令南韓股市在這波股災中跌得最少。另外,巴菲特也有買進米塔爾阿賽洛,以及塔塔,這就代表他看好鋼鐵股未來的景氣。其實全世界的鋼鐵股,由於大家都對它的景氣循環有疑慮,所以現在本益比相對都偏低,譬如浦項○五年的獲利達到四兆韓元,EPS大約五.○六萬韓元,EPS只有八.九倍。 巴菲特等於幫我背書啦!我五年前講到鋼鐵業十年榮景,實際上現在看起來十年榮景的看法太保守,因為整個世界的需求和供應不平穩,需求還是大於供應。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看起來很健全與持續,比如說去年中國大陸的鋼鐵生產量跟需求差不多,大約比○五年增加六千萬噸或是十九%,今年我認為最少增加十%也就是四千萬噸。此外中國現在正在積極宏觀調控,要整頓低效率也就是高成本和高污染的鋼廠,這些產量大約有一億多噸,如果可以提高效率三十%就會多出三千萬噸產量,加上剛預估的四千萬噸就共會增加七千萬噸。現在大陸首鋼和唐鋼合作的新鋼廠在曹妃甸,第一期大約會有一千萬噸的產能;另外鞍鋼和本鋼在拔魚圈也在建新鋼廠,第一期也大約一千萬噸,兩個加起來有兩千萬噸,大約二○一○年以後會達成。如果中國的宏調有成效,對台灣、韓國日本的鋼廠而言是一大利多,因為目前的缺口一定得要靠這些來補充,我的看法是將來整體國際鋼的需求量還會繼續增加,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印度等的需求。 ◆巴菲特替鋼鐵業榮景背書 巴菲特的選擇是正確的,世界最好的鋼鐵廠是浦項,兩個鋼廠共有三二○○萬噸產量,是中鋼的將近三倍;接著新日鐵有三千多萬噸的產量,然後JFE也有三千多萬噸,以競爭力來講是略次於浦項;而中鋼有一一○○萬噸,我們的競爭力在於我們的單位獲利比他們高。中鋼淨值比大約有一.五倍,浦項也一樣,但是浦項有外資佔比六四%,已經成為國際公司,中鋼則是三十多%,慢慢也會變成國際公司。 國際上的鋼鐵公司更名,過去幾乎除了美國的U.S.Steel以外通通改過名字,歐洲、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通通改過名字,但是他們改名的原因都是經營不善,破產保護被買走,所以不得不改名。而正常經營的鋼廠改名,只有日本川崎製鐵加上日本鋼管改叫JFE。而中鋼從一九七二年到現在,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地位,算是一塊金字招牌,如果要改成台灣中鋼,英文名字不改的話,對外就沒有影響,對內的話因為中鋼只有一個一貫作業鋼廠,也還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在經營上來講,改名毫無道理。 米塔爾用近四百億美元的天價併阿賽洛,我想,大者恆大是有一定的好處,比如購買原物料的議價能力比較強、以及銷售和市場的掌控會比較有利。不過並不是把一些亂七八糟的加起來就會強。米塔爾原來是很小的鋼廠,它從北美、前蘇聯開始購併一些破產保護的鋼廠,那些鋼廠雖然有基本面不過也有弱點,加起來雖然在財務上得到很大的利益,不過競爭性就不見得。 比如科勒斯原本是英國鋼鐵公司加上荷蘭的Hoogovens,經營得很痛苦,塔塔用天價買了科勒斯,還有米塔爾買阿賽洛,單價都很貴。譬如通常蓋新鋼廠,過去中鋼和浦項的成本一年每噸不超過五五○美元,買科勒斯大約等於一噸一一○○到一二○○美元,阿賽洛也是大約一千美元,所以我認為成本都很貴,他們前途怎樣是自求多福啦。 ◆曾全力促進亞洲鋼鐵業聯合 我擔任中鋼董事長的時候,剛好鋼價跌得亂七八糟,但是我發現那時國際鋼鐵業反而是需求大於供應,而鋼價亂跌的原因是鋼廠自相殘殺,大家做惡性的價格競爭,我就趁那機會,到日本去跟新日鐵和川崎製鐵等五大公司談,也到南韓浦項跟劉董事長談,大家認為我的看法對,就是不應該惡性競爭,應該重新來過,因為需求大於供應何必要降價?而我當時有一個企圖,就是要強強聯合,中鋼雖然不大但是因為有好條件,可以聯合日、韓的鋼鐵業和寶鋼,做一個有效的策略聯盟,當時我考慮交叉持股,只要三到五%就好,然後成立一個諮詢委員會,來決定我們的價格,這樣一來就在世界上所向無敵了。不過我下台後,這事情就這樣沒了。 由於政府對中鋼的監管力量很強,也讓中鋼在擴廠上有困難,所以現在我們全世界的鋼鐵業產能水準,米塔爾阿賽洛已經有一億噸了,三千多噸的有新日鐵、浦項、JFE,兩千多萬噸的有寶鋼,中鋼則是一千多萬噸。我一直覺得中鋼應該把自已的產能拉升到兩千萬噸級,現在中國很多鋼鐵廠的產能已經都超過中鋼了,現在中鋼似乎把產能的擴充寄望在中龍。 在米塔爾和塔塔不斷購併下,亞洲鋼鐵業都很緊張,所以浦項現在和新日鐵交叉持股十五%,希望能夠杜絕被購併;另外阿賽洛曾經想要合併大陸的包頭鋼鐵,但是中國大陸的中央不准,可見中國對外面的鋼鐵大廠要去吃它的鋼鐵公司可以說是堅決抵抗。而中鋼也應該要很小心,否則在經營權上也會受到挑戰,此外雖然現在經濟部掌控中鋼大約廿三%股權,但是應該要給它更多的經營者理念,讓中鋼的經營更有發揮空間。雖然這幾年中鋼的股價波動看起來不大,但是如果把每年的配息配股還原權值,中鋼從二○○○年到現在的股價漲幅也很驚人,等於是漲了五三三%。另外在國際大廠中,阿賽洛的股價從七.五美元漲到五三歐元,漲幅六○五%;NUCOR則是從七.三七美元漲到六七.五美元,漲幅八七一%;浦項也是從五.七萬韓圜漲到三八.四萬韓圜,漲幅五七三%。新日鐵從一一九日圓漲到九百日圓,尤其是在這次股災之中還是創新高實在難能可貴!所以全球鋼鐵股都有一段相當大的漲幅,未來還是一股攀升的態勢,顯見全世界的鋼鐵需求還是非常值得大家來注意。 當初我們跟住友金屬各出一億美元合資一家公司經營和歌山的上游,每年給中龍一八○萬噸,結果那救了中龍也救了住友金屬,住友金屬的股價大概漲了一、二十倍。而我認為將來新的鋼廠是時代的主要扮演者,將來新鋼廠一個單位規模最少兩千萬噸,現在成型的有首鋼的曹妃甸、鞍鋼的拔魚圈,將來可能會出來的有廣東的湛江、廣西的企沙半島,還有台塑的。這些鋼廠因為規模大,所以每一單位成本較低,品質也會比過去的好,就像羅馬歷史一樣,有前三雄,這些新鋼廠就好比後三雄。 ◆上游原料仍會再漲 過去上游的鐵礦和煤礦業者很艱苦,因為下游很強,譬如汽車業者都是低價買鋼材,上游價錢上不去,結果汽車業者賺最多。現在是因為整個國際的需求上來了,就要答應上游的漲價,所以○六年鐵礦砂漲了快八○%,今年漲了約九%,我認為這合理。現在有鐵礦的國家,最得利的就是前蘇聯,因為它有好鐵礦而且量多;而中國大陸雖然鐵礦一年生產五億多噸,但是品質不好,所以價值不如進口的,因此我認為鐵礦未來還會漲。 鎳價從二○○○年開始從四三○○美元漲到四二三五○美元,漲了九被了,過去我們認為貴金屬漲太多會回檔,可是現在看來還是頻創新高。現在的鎳據說庫存不夠用半天,銅礦也常常受到礦區罷工影響供給更緊俏,所以供給和需求兩端都很吃緊。因此用鎳的不繡鋼每家都賺很多錢,市場熱度還是非常高,大成鋼一月EPS○.九三元,唐榮一.一二元,允強一.一四元。所以在原物料高價時代,怎麼讓經營效益提高,很可能就是大家要傷腦筋的,第二就是未來礦源的爭奪戰,目前中國大陸已經在全世界尋找資源,例如很多油田包括哈薩克油田,就有很多大陸的石油公司去爭奪;最近大陸也使出很大力氣鞏固和非洲很多國家的外交,這其中也有要佈局資源爭奪戰的用意。 ◆京都議定書將促進鋼廠新陳代謝 京都議定書主要是針對降低CO2的排放,因為CO2影響地球的暖化,聯合國這個行動值得推崇。而鋼廠使用大量的煤礦,煤要做還原劑、要做能源,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效率,減少耗能,也就是降低焦炭比。目前新鋼廠的目標是每生產一噸粗鋼用煤四五○公斤以下,現在一般鋼廠都需要六五○公斤以上,這樣一減就可以減少三成多的用煤,因此透過市場機制鼓勵老舊的低效率鋼廠下來,新的鋼廠出來,CO2量反而會減少,這才是健康的路。另外還有一個碳稅,碳稅其實我認為會鼓勵作惡多端,因為原本的鋼鐵大國少生產會有錢賺,但是新興國家卻處於不利的狀態,要多花錢去負擔碳稅,所以我不認為這是公平的制度。 大家看到鋼鐵業創新高,而我覺得將來一山還有一山高,還不是最高點。因為我自己退休之後,我就把我所有的錢買中鋼股票過退休生活,我發現我對了,因為沒有黃昏企業,只要市場長期存在同時繼續成長,而且這公司具有國際競爭性的話,就是好股票,股災也不會受到影響。台灣的鋼鐵業除了中鋼以外,其他也都很好,特別是不繡鋼擁有很強的國際競爭性,台灣現再加起來有一五○萬噸的產量,有一百萬噸出口,而且將來的不繡鋼需求還會增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