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政經情勢及重大事件:
-
(經)華碩 上季大賠30億:首見單季虧損 與預估獲利70億差距大。
-
(工)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建議 10、34號公報暫緩實施。
-
(電)寒冬才開始!華碩發布成立以來首度單季虧損。
※產業、上市櫃公司動態:
-
台泥 獲大陸基建肥單:將出貨福州機塲捷運等工程 今年彼岸公共工程佔營收比重逾三成。
-
麥格理:買華航 空長榮。
-
上月營收力晶五年來新低:僅13億元,月減逾兩成;南科、華亞科、茂德也難逃下修。
-
DRAM模組喊漲 勁永威剛樂:醞釀至少漲價一成 營運可望轉虧為盈。
-
金融海嘯 肥了期貨商:投資人避險大增 寶來期去年每股賺6.18元 群益期5.01元 同創新高。
-
上月營收面板雙虎苦哈哈:友達減17% 奇美電衰退13% 本月恐再掉一成。
-
上月營收 類比科矽創 溜滑梯。 合晶衰退超過四成。
-
MOTO新機 華寶大補丸:將挹注首季營收 諾基亞、惠普智慧手機訂單湧進 今年營運現轉機。
-
衛星通訊廠 上月業績靓:受惠訂單成長 百一台揚營收逆勢創新高 兆赫小增。
-
去年營收 儒鴻樂聚陽嘆:儒鴻增12%,今年拼增一成;聚陽減11%歷來首見,半年後才回溫。
-
PC族群紅包行情 恐幻滅:英特爾Q4營收不如預期,高盛評估族群年後才有較佳能見度。
-
瑞昱本月業績回升 雷凌仍弱。
-
東鹼看準漲勢 拉高鉀肥庫存:原料全面崩跌,氯化鉀卻不跌反漲,東鹼毛利率走高,堪稱大贏家。
-
DOP需求增溫 聯成保守看待:去年12月營收月成長近兩成;發言人表示,年後買盤回溫狀況是關鍵。
-
大型行庫去年獲利 華銀冠軍相:華銀前11月每股賺3.1元,超過一銀全年2.28元,只要12月沒虧損,可望成為獲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