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以外銷為主的經濟體,如今遇到百年來罕見的全球經濟危機,近來很多台商擔心的不只是外銷訂單銳減,其實更怕的是賣出去的貨物,款項收不回來,變成海外呆帳,行走全球的台商,能夠在這波全球景氣寒流中,最希望的是政府作為後盾,幫忙蒐集世界各地情報及提供金融支援。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到今年華爾街引發金融海嘯,對台灣經濟影響不在於金融體系崩盤,而在於主要外銷市場消費需求減少,包括美國、歐盟等消費市場萎縮,使得台灣外銷訂單間接受到衝擊,連續衰退的警訊讓政府正視台灣經濟面臨嚴峻的挑戰。

而從10月政府公布的外銷訂單金額數字來看,首見衰退的現象,恐怕只是開端而已,央行總裁彭准南早已見到此趨勢,央行繃緊神經,最近一個月內,常在台股開盤前或假日,做出降息等動作,彭准南不是唯一緊張世界經濟走弱的財經官員,全球每個國家的領袖,以及重要財經官員,都不斷運用各種貨幣財政手段挽救經濟頹勢,動作一波波,比的是強度及有效程度。

然而,台灣一向以外銷訂單支撐經濟成長,但政府在這波救經濟各項措施中,有擴大公共工程、發放消費券激勵內需市場,惟忽略了拚搏台灣經濟的台商;政府除了喊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員工的口號外,對台商的「照顧」,似乎少得可憐,動作也慢到令人心急。

對台商來說,美國、歐盟的確是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然而新興市場也是台商觸角所及之處,包括越南、拉丁美洲、俄羅斯等,這些市場也是台商積極前往探勘的處女地。然而台商單打獨鬥,加上我國不是聯合國成員,往往政府在沒有邦交情況下,無法提供廠商最前線的保護。

然而,商場如戰場一樣,情報蒐集、人脈建立等也是很重要一環,以中小企業為主台商,其實非常需要在開發新市場時,由政府提供相關資訊,建立良好的情報網,才能夠真正打入市場獲得利益。在不景氣時,更是開發市場最重要的關鍵,台灣想要成為亞洲經濟重要樞紐,政府除了以財政救經濟外,更重要派遣人力開發市場、建立情報作為台商發展後盾。

多年來一直是我國經濟成長率支柱的對進出口貿易,儘管今年1至10月表現亮麗,但由於受歐美市場經濟不景氣的拖累,出口開始出現明顯衰退現象,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陳淼上午表示,政府要救經濟在增加出口部分,最重要還在於增加產業競爭優勢,因此如何找出體質好的產業提升競爭力,加強產業升級是政府當務之急。

財政部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今年累計1至10月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已達4390.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0%,依此進度,我國2008年貿易總值應可順利超越5000億美元且出口成長突破10%之目標,成績似乎相當亮麗。

不過,貿易統計數據背後卻也隱藏危機,因為我國10月對外貿易總額達386.6億美元,與去(2007)年同期下滑7.7%,其中出口為208.1億美元,減少8.3%,進口為178.6億美元,減少7.0%,出超也較去年同期減少15.3%。

現階段全球股市低迷、金融信用危機衝擊下,產業想要升級需要投資資金如何籌措,這是政府需要正視的問題。陳淼認為,由於資源有限,政府不應該針對單一產業給予紓困,台灣產業如何降低成本、增加品牌競爭力等等,這些都是企業努力方向,政府所需要提供是一個公平合理競爭環境,因此鼓勵企業投入研發如何降低稅賦成本,也是需要儘早做到,才得以因應外銷衰退的危機。

財經部會官員分析指出,受全球金融風暴持續肆虐影響,國際景氣急遽下滑,今年10月我國出口主力的電子產品減少5.1億美元,在中國大陸(含香港)、美國及東協六國等主要市場均呈衰退;另外,因國際市場LCD報價大幅下跌,致我精密儀器出口減少4.8億美元;而國際原物料價格下滑,影響我塑膠、橡膠及其製品出口減少1.9億美元。前開三者合計11.7億美元,已占10月出口衰退18.8億美元六成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