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呼籲台商回台上市喊得震天價響之時,統一(中國)赴港上市案日前悄悄獲得港交所通過,預估募資可達近260億元規模,相較今年前十月台股上市公司IPO(初次上市)募資265億元,統一一家抵台灣全部新上市公司,無異是對「回台上市」政策的最大諷刺。

     根據外電報導,統一赴港掛牌,有意以發行新股方式集資6至8億美元(約新台幣194至258億元),這也將是近年來台灣食品業者在香港籌資的最大筆金額。

     反觀台灣今年新上市的11家公司,募集金額約新台幣265億元,法人估計,今年台灣初次上市募資(IPO)金額不但將創下近十年新低,統一一家赴港掛牌金額就幾乎抵過台灣整體新上市公司募資金額,值此「回台上市」政策的敏感時期,無異是一大警訊。

     法人指出,統一企業投資中國大陸已接近政策規定的四○%投資上限,因此,近年積極對大陸投資事業進行分割,準備赴香港掛牌籌資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而統一將以統一(中國)控股名義在港上市,因此近年已將獲利貢獻度高的飲料、乳品、方便麵等事業群,切割納入統一(中國)控股公司之下,也由於統一(中國)的「賺錢」預期,屆時IPO定將引起多倍的超額認購熱潮。

     一位上市傳產老闆表示,台商不是想在香港掛牌等上市,而是不得不,因為要拿募集的資金去擴充,不然那有實力和國際廠商競爭。另一位老闆則表示,拿掉對大陸投資上限,給予企業回台上市的「實質」誘因,鼓勵優質台商回台上市,否則,競爭力強的台資企業都往香港去,台灣勢必面臨邊緣化的風險。

  台資食品赴港掛牌蔚為風潮,台資食品一哥康師傅控股董事長魏應州表示,統一中國下月在香港掛牌上市後,香港台資食品族群將掀起比價效應,已在大陸速食麵取得領先優勢的康師傅,每年還將以「比大陸經濟成長率(GDP)多1.5-2倍」的兩位數高成長率衝刺,以後還要贏更多,台資食品雙雄在大陸勢將引爆新一波商戰。

     以泡麵起家的「康師傅」,今年問世剛好滿15年,也首度奪下大陸方便麵、即飲茶與包裝水市占率「三冠王」頭銜,成為少數在大陸自創品牌成功的台資企業。法人圈則指出,以康師傅目前本益比約40倍估算,統一中國掛牌本益比約在25倍左右,掛牌日期最遲應不會超過12月15日。

     至於康師傅與台灣味全間的分工關係?魏應州透露,儘管康師傅控股已是味全最大股東,但卡在新燕案還未三審定讞,目前康控暫無加碼投資味全的計畫,未來則不排除。

     他也以魏家大家長的身分,向台灣投資人表達歉意,「魏家自1999年入主味全後,很愧對台灣投資人,沒能給投資人一個好的回報」。

     看好大陸13億人口的市場爆發力,魏應州發下豪語,康師傅將來的淨利乘上本益比,總市值要以500億美元(約1兆6500億台幣)為目標,只要站穩中國市場,自然就能躋身世界舞台。

     一手打下「康師傅」江山的魏應州指出,台灣代工經濟逐漸成熟後,應集中心力進行產業升級,發展自有品牌。

     以「康師傅」為例,在近年原物料暴漲的情況下,毛利率還是高達40%,魏應州分析,中國消費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一般民眾口袋錢變多,廠商可適度反映成本,紓緩原物料上漲的壓力。

     面對近來台資食品業赴港掛牌的熱潮,魏應州表示,港股流動性雖高,但散戶少,掛牌費用與手續費都比台股高很多,如果不是政府遲遲不解除40%投資上限,台資企業或許也不用一窩蜂趕赴香港掛牌。

     他預期,統一中國下月在港掛牌後,將掀起港股台資食品族群的比價效應。但魏應州強調,「本業做好最重要,股價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企業經營效益才是關鍵」。

     康師傅今年前三季獲利高達2.55億美元(合台幣約為82.8億),獲利創歷史新高,更超越統一前三季獲利75億元的表現,穩居台商食品獲利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