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IMF)上周四發布令人憂心的經濟預測,美國、歐元區15國、日本明年經濟衰退(分別為-0.7%、-0.5%、-0.2%),中國經濟成長率亦由上個月估計的9.3%調降為8.5%,可見金融海嘯所引發經濟衰退的重大性。本文主要的用意乃探討是否可由一些指標來判斷金融海嘯的程度,進而瞭解未來世界經濟的可能走向?由於本次風暴的起因於美國,在篇幅之限制下,本文著重探討如何判斷美國金融海嘯的程度。

首先,美國次貸風暴是否已經結束?次貸的信用品質取決於承作的日期,以2001到2004年承作的次貸,其累積違約率在承作後36個月達到最高點(約為14%)。而2005到2007上半年所承作的次貸金額為最多(每年約400億美元),雖然2005年以後所承作的次貸累積違約率快速增加(已經接近或超過20%),或許累積違約率最高點不需要到承作後之36個月,但至少目前次貸累積違約率並非最高點。

根據相關資料來源(Standard & Poor’s, Census Bureau,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美國空屋率到了2008年為11%。而根據Standard & Poor’s/Case-Shiller指數,從2007年開始,美國房價開始下跌,2008年下跌約15%,房價後續並不被看好。綜合上述的數據,值得大家注意美國次貸與房價風暴的發展。

其次,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於1993年推出的波動率指數(Volatility index,VIX)是有意義的指標。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與接著之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公司(LTCM)財務危機事件,VIX皆達40以上;2001年世界經濟衰退,VIX亦有類似的情況。2007年美國次貸風暴開始爆發時,VIX最高亦達35以上;接著在2008年9月之後雷曼兄弟公司申請重整、其他投資銀行財務問題與AIG接受政府救援,促使VIX飆高至超過80。VIX可說是投資人情緒指標,如同人的血壓,該指標飆太高,將可能使金融風暴成形。

再者,國際貨幣基金衡量17個發達國家在銀行、證券、外匯三大市場緊張程度所編製金融壓力指標(Financial Stress Index),從1987年股災、1990年代日本經濟衰退、LTCM事件,該壓力指標皆超過40以上,而2008年之金融海嘯居然飆至近100,可見該指標可衡量整個全球金融所承受之壓力,可讓決策者瞭解金融危機的程度,進而判斷金融風暴形成的可能性。

另外,從實質生產面而言,美國之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所編列的製造業指數,在2008年8月即已跌破45,達到經濟衰退的門檻。而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所制訂之工業生產指數的月變動率,在2008年9月跌破-2.5%,達到34年的最低點。而2008年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更跌到40,是過去30年來新低點。

除了上述指標,銀行從信用過於擴張(overleverage)到信用緊縮(deleverage),進而使得企業金融、消費金融條件日趨嚴格。根據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的調查,每季貸款占私部門負債比率在2008年已經低至3%,邁入信用趨緩的區域,進而接近信用危機的階段;同時,銀行對於中大型企業放款條件日趨嚴格,嚴格這一類比率已比寬鬆那一類多出60%,已達到過去經濟衰退期間的最高點。上述數據,伴隨著企業投資支出縮減、企業獲利減少(美國企業獲利在2008年第二季之年成長率為-20%),使得工業生產與消費意願下降,導致企業倒閉與失業率增加,進一步形成經濟衰退,這也是決策者重要參考數據。

美國新總統歐巴馬還未上任就面臨極大的經濟衰退挑戰,最近公布失業率更達十幾年的新高6.5%,預期未來有持續上升的可能。最熱門的消息是美國三大汽車廠如何度過難關,否則將使經濟雪上加霜。目前全球籠罩在金融風暴下,各國政府面對此項前所未有的經濟衰退,除了救援金融機構流動性、貸款與入股,亦提供產業財務支援,並且加大失業補貼、就業津貼,以及大幅度採取擴張財政政策,藉以擴大內需,企圖援救國內經濟。

各國可持續觀察上述數據的變化,觀察美國未來經濟走向,藉以瞭解對本身的衝擊。並且在此風暴過後,思考如何避免往後重蹈覆轍,共同建立全球經濟新秩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