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滿腹憂國之志,攻讀的是政治、經濟之學,為追隨羅素而得以吸收英國學術自由的風氣,築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而在詩歌、散文方面大放異彩。他的一生毀譽參半,驚世駭俗地挑戰當時的舊社會,其勇於追求及忠於性靈的率真,卻讓世人津津樂道,難以忘懷。
當今之世,說某人是個天才人物,未見得全是誇讚,然而,對於徐志摩,卻只能這麼說,否則你解釋不了,一個原來沒有想到寫詩的人,會在短短十年間,成為二十世紀中國最著名的詩人;更無法解釋,好些名人因多角婚戀而身敗名裂,至少也是聲名受損,獨有徐志摩卻是,每經過一次婚戀,便增加人生的一重光彩。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一個女人顯示著他一個優異的側面。縱然是他遺棄了的女人,到老也還是深深地愛著他。他的第一任夫人張幼儀,晚年就說過:「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說不定我最愛他。」
想做一個中國的漢密爾頓
一個著名的詩人,一個優秀的男人,這樣理解徐志摩,還遠遠不夠深入研究,你會發現,他的形象,比我們原來的瞭解,偉岸得多,也光輝得多。幾乎可以說,畢其一生,他的志向和努力,都在改良中國的社會,儘快地走向民主,提高國民的素質,儘快地自尊自強。這一心志,在他最後一本詩集「猛虎集」的序裡,說得很透徹:『我父親送我出洋留學是要我將來進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個中國的漢密爾頓(Hamilton)。』(漢密爾頓,就是美國華盛頓時代的政治家,對美國的建國方略起過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這樣一個天才人物,卻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他的父親,一位精明的中國商人精心打造成的。
徐申如,他的父親,清末民初時期,浙江海甯縣硤石鎮的首富,也是該鎮商會的會長。徐先生一生最大的貢獻,該是聯合本縣鄉紳,將擬定要經過桐鄉縣的滬杭鐵路,拐了一個不小的彎兒,經過他的家鄉硤石鎮,為家鄉人民謀了多少輩子的福祉(海寧縣城後來遷到硤石鎮),同時也讓他自己由一鎮的首富成為一縣的首富。有人去浙江旅行,留心一下該會發現,這個彎兒,現在還在那兒硬硬地拐著。
改善投資環境,才能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精明的徐申如,將這一經商方略用於獨生兒子的培養,不期然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拜名師讀名校
上最好的學校,不用說了。正常的念書之外,還給他聘請最好的老師。這話說起來容易,做到就不那麼容易了。且看徐先生為兒子聘請的是什麼樣的課外老師。小學畢業,為了讓兒子的毛筆字有所長進,父親領著兒子到上海,投師於名聲最響的書法家鄭孝胥名下,其時鄭孝胥還沒有去東北當他的偽滿州國總理。此事在「鄭孝胥日記」中有記載。上大學讀了北京大學,仍不滿足,為了兒子將來能躋身上流社會,又以一千大洋的贄禮,讓兒子拜在梁啟超門下,成為聲名顯赫的梁任公的入室弟子。
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進的都是第一流的大學。北京大學上預科而不上本科,是因為預科乃清末編譯館的底子,更注重外語的運用。包括學法律而不學什麼國學,都是為了儘快地放洋。果然預科畢業一年後,便赴美留學。初到美國,入克拉克大學歷史學系,繼而入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獲碩士學位。旋即赴英,在倫敦大學混了半年。進入劍橋大學王家學院,研習政治經濟學。課餘時間,還參加英國工黨的選舉活動。
在英國兩年讀一流大學,結交的也都是一流人物。羅素,哈代,曼斯費爾德,狄更生。正是這位狄更生,將他介紹進劍橋大學王家學院的。且看他送給狄更生的禮品是一套雕版印製的「唐詩別裁集」,扉頁上寫著:「書雖凋蠹,實我家藏,客居無以為贐,幸先生莞爾納此,榮寵深矣。」
快馬加鞭往前行,銷魂今日進燕京
長袖善舞,多財善賈,加上天生的聰明伶俐,也就難怪,不長的時間,這個中國年輕的留學生,便成為劍橋大學的名人。連王家學院的門房先生,多年後,都還記得那個和氣而又闊綽的徐志摩。再後來,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位去英國留學的大陸學者,寫過一篇文章,說一個世紀以來,成年後去歐美留學的中國人,很難融入歐美社會。當他對徐志摩的情況做過一番研究後,不得不修訂自己的看法,說,就他所知,徐志摩是唯一的例外。
按徐志摩的心性,依徐申如的期望,徐志摩本來還可以在英國和歐陸混下去的,弄個博士不是難事。然而,當林徽因的倩影在眼前一晃,又倏忽而逝的時候,這位富裕的浪蕩子,在多霧的英倫再也待不下去了。於是便收拾行裝,匆匆回國。他的這一輕率行動,後來曾被他的一位學哲學的朋友嘲笑,此人叫金嶽霖,晚年人都糊塗了,還記得徐志摩離開倫敦時唱了兩句唱詞,前面一句他忘了,後面一句是:「銷魂今日進燕京!」實際上前一句唱詞是很好配的,「快馬加鞭往前行,銷魂今日進燕京」,如何?
林徽因不過是個誘餌,實則國內,有偉大的事業在等著這個不世出的天才。
出國前已拜在梁啟超門下,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到上海,雙腳一離開輪船的甲板,就踏入了中國的上流社會。到了北京,就住在梁啟超當館長的松坡圖書館裡。松坡者,再造共和之名將蔡鍔也。
歷史老人,像是預先安排好了似的,五四運動剛剛過去,此後幾年間,正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將要蓬勃發展的一個時期。
這樣一個非常時期,也就需要一個非常人物來呼風喚雨,叱吒風雲。
徐申如的長期投資,又來了一個豐厚的回報。如果說滬杭鐵路拐的那個彎兒,只是造福桑梓,對鄰縣卻有損害的話,那麼這一次的回報,造福的乃是中化民族世世代代的子孫。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註定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風雲驟變的時期。一件一件的史實不必縷述,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的發展,怕是誰也不敢否認的事實。
新月社的誕生
| |
徐志摩生於1897年1月15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後改字志摩,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表兄 。徐志摩出生於富裕家庭,並曾留學英國。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雖然為他帶來了不少創作靈感,但亦斷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15年10月29日與張幼儀結婚後轉上海浸信會學院學習。 .1918年6月,拜梁啟超為師。 .1920年10月,赴英國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其間結識英國作家威爾斯,對文學興趣漸濃。 .1922年3月,與張幼儀離婚,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學習。同年10月回國。 .1923年3月,發起成立「新月社」。同時在北京大學英文系任教。 .1924年4月至5月,泰戈爾訪華,陪同在各地訪問;8月,第一本詩集《志摩的詩》出版。12月,《現代評論》周刊在北京創刊,為主要撰稿人。 .1926年主持《晨報副刊.詩》;10月,與陸小曼結婚。 .1927年春,參與籌辦新月書店。1927年9月,第二本詩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書店出版。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 .1928年2月10日,與聞一多、饒孟侃、葉公超等創辦《新月》月刊。 .1928年11月,最有名的代表作《再別康橋》問世。 .1931年1月,與陳夢家、方瑋德等創辦《詩刊》季刊。 .1931年8月,詩集《猛虎集》出版。11月13日,從北平赴上海看望陸小曼,18日離開上海到南京,為趕到北京聽林徽因的一個關於建築的講座,19日上午搭乘從南京到北平的「濟南號」郵機,到達濟南附近時飛機觸山失事,遇難身亡,時年34歲。 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游》。 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 小說散文集:《輪盤》。 另有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