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台股與中國股市的連動日趨緊密,盤面上反映的利多題材,諸如年初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的簽署、到近期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協商、與上海世博會衍生的商機等,皆對中國收成股錦上添花。

不過,中概股價強強滾背後,總是受到上證指數震盪掣肘,加上台股自7,080點以來累積的彈升幅度已經超過1,100點,歐美股市表現又乏善可陳,外資買超力道勢將縮手。短線上即使有「產業創新條例」過關的利多,但台股隨國際股市順勢拉回修正的風險逐步增溫,投資人應居高思危,適度調降曝險部位仍是關鍵。

吳內閣上任以來強打「庶民經濟」政策,從企圖打壓豪宅高房價,配套推出平價住宅照顧庶民住房需求,到健保漲價不忘補貼弱勢族群,以及通過產創條例時,除了達成「輕稅簡政」有利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政策目標外,都不忘挾帶針對中小企業增聘員工的補貼政策,以舒緩失業問題,可謂發心良善。

接下來本著「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台灣競爭力」的初衷,積極推動與對岸簽署ECFA的努力,只要能幫台商取得公平競爭的立足點,且悉心照顧可能受損的弱勢產業,把好事辦好,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進駐,就有機會增加就業,甚至將財政赤字擴大債留子孫的指謫消弭。

然而,單靠產創條例的過關與ECFA的簽署,並不能達到庶民經濟的終極目標,即使調降稅率與亞洲鄰近國家相當,是否就能提供長遠且良好的投資環境,引進國外直接投資,提升跨國企業在台灣設置亞太營運中心的意願,進而提高企業獲利能力與競爭力。

畢竟創新不等於補助,就業不等於補貼,對於中小企業與夕陽產業過去並無大規模的資本支出,也大多無海外獲利,更鮮少享有研發投資抵減的稅賦優惠。給予實際的輔導機制,轉型符合產業趨勢的需求,才是真正落實產業創新研發的意義,否則只是落入獨厚A咖企業口實,導致小廠面臨關閉,強者恆強不變的趨勢成形。

短線投資風險的規避卻也不能輕忽。上周末,美國股市就因為SEC對高盛提出涉嫌詐欺投資人的指控,使金融類股領頭大跌,並拖累石油與黃金等商品期貨市場連袂重挫,歐巴馬總統繼健保改革之後,將下一個改革標的指向華爾街,涉足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最深的投資銀行必將首當其衝,此舉對國際金融市場將投下震撼彈,也對台股短線增添不確定的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