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市場規模大約有1.5億支,相當於台灣的20倍,同時滲透率只有35%,未來成長空間可期。

在去年年底,聯強原本的合作夥伴中華電信,決定入股另一通路商神腦國際,同時不再委託聯強採購手機,根據當時聯強的評估,中華電信採購的金額,占公司營收的3.8%,換算下來,也就是一年可能將少掉50多億元的業績。

同時看看今年前七個月,聯強的營收表現,累計在通訊產品部分,下滑19%到96億元,占總業績的比重,也降至一成。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今年7月底,聯強宣布,取得諾基亞(Nokia)在中國地區的手機代理權,正式啟動海外的通訊事業。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預估,在2007年,中國手機內需市場規模,達到1億5千萬支,相當於台灣市場的20倍,同時當地手機的普及率,目前只有35%,將來成長的空間,還相當大。

不但持續深耕中國,聯強海外布局的動作,也相當積極,不論是獨資,或合資進行策略結盟,聯強在通路與物流系統上,成功的經驗已複製到美國、泰國、印度、中東,甚至是南半球的澳洲。聯強國外業績的比重,早在2003年就突破五成,前年為57%,去年合併營收達1423億元,其中來自海外的部分,有899億元,占63%。

而主導聯強國際營運方向的總舵手,正是公司總裁,兼任執行長的杜書伍先生。已加入神通集團30年的杜書伍,日前接受本刊專訪,以下是部分精彩內容的摘要。

聯強去年在台灣的營收下滑12%,但海外部分卻成長了12.5%,是否代表本土內需市場已飽和,未來要靠國外地區的成長?

(以下簡稱杜)當然這樣的消長變化,起因還是與國內目前的環境有關。除了不少台灣業者,將營運據點外移,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台灣民眾的消費能力。先是遭遇到雙卡債務風暴的襲擊,衝擊整體購物的意願,再加上物價攀升,也影響到民眾緊縮開銷支出,同時從所得結構來看,雖然形成M型社會的趨勢,但左邊的人口數,一旦持續增加,總體消費水準,當然也會跟著下降,因此不得不往其他地區發展。而目前聯強的海外布局,共分成三大事業版圖,分別是亞太、美國與印度。其中中國、印度屬於新興市場,不過具有商機開發的潛力,另外即使像經濟發展成熟的美國,原本內需市場就夠大,只靠一個產品賣得好,總業績都比侷限在台灣銷售要來得高。

去年聯強海外營收比重達63%,也成為全球第三大高科技通路商,您覺得與傳統通路大賣場(如Wal Mart)相比,3C通路的成長性與價值有何差異?

傳統通路與高科技通路,在供應鏈上的位置並不相同,傳統通路業者位於下游,直接接觸到消費者,所以店面的規劃必須有完全落地生根的概念,要配合當地的消費習慣作行銷,但這些通路的經營模式,不容易跨出國界,複製到世界其他地區。相較之下,3C通路商屬於上游,直接尋求與國際電子品牌業者合作的機會,因為不少品牌大廠進行全球化的布局時,自然要有密切的通路夥伴來配合,而且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經常會同時找3到4個代理通路商。因此也讓聯強找到新的成長動力,就是一個3C通路商,應該具備跨國經營的能力,使業績能夠在多個國家同步增加。

1997年聯強併購香港雷射電腦作為進軍中國的跳板,10年下來,在360個城市設立7千多個經銷據點,成為中國第二大資訊科技通路商,僅次神州數碼,而您認為聯強在當地的優勢為何,同時如何看待神州數碼這個對手?

我們確實都在密切觀察神州數碼的動向,畢竟從通路與供應鏈的結構來看,在當地,它們比我們更具備優勢(神州數碼隸屬於聯想集團),不過當初買下雷射電腦,看重也就是它經營中國市場7年的經驗,畢竟前進幅員廣大的中國,要如何進行營運管理,是首要課題。

當然得先複製過去在台灣已經成功的經驗,像是導入物流庫存管理的電腦系統,接下來就是建立在中國地區的管理階層,以特長來看,台灣人在製造,中國與香港人在販售、行銷,搭配聯強全球化的策略之一,「管理人才在地化」,因此目前聯強在中國的營運據點,總共只有8位台籍幹部,甚至在北京、上海這些分部,最高階的主管都是用當地人。另外所謂的「雙軌市場」,將是我們未來在中國市場競爭的優勢,因為從原本資訊領域的代理線,再增加通訊產品之後(取得諾基亞中國代理權),大舉進軍中國各級城市,將可以透過更大的經濟規模來取勝。

◆聯強在台灣通路成功的經驗,拿到中國有用嗎?執行上有沒有差異?

雖然核心的銷售、配送與維修經驗,可以複製到中國市場的經營上,不過還是有些模式需要修正,畢竟兩岸的文化還是存在差異性,需要時間去適應。例如提到「檢討」這兩個字,在中國員工眼中,可能是相當嚴重的批判性字眼。因此即使我們在中國事業的運作,一直是獨資進行,不過並沒有馬上就快速擴張,因為我們認為,應該先培養好在當地的管理人才,再談據點的增加,像我們進入中國市場的前七年,每年才多一個營運點,直到最近三年,提高到一年擴充五到六個點的規模。

另外對當地員工的任用、晉升,以及客戶的選擇,則是依賴一個互信的結構,想減少人員流失率或壞帳率,建立穩定的勞資與交易關係,是需要長期的觀察。因此到底要如何學習在中國的經商之道,以下這段話是我給大家的一點建議,也就是「你不能總是站在岸邊,就說會暈船,應該自己上船去,親自體會一下。」

接著想進一步了解一下,聯強與諾基亞在中國通路上的合作方式。

當然我們從電子元件到資訊產品,成功布局海外市場後,下一個階段就是尋求通訊事業,也能跟進。其實聯強從1998年開始,就和諾基亞在台灣市場合作,而想進一步將夥伴關係延伸到中國,針對這個計畫,雙方則是談了兩年。終於在今年7月30日簽訂協議,聯強成為諾基亞在中國的手機代理商之一。

我想諾基亞找上我們,主要還是看重聯強通路資訊的透明度,以及售後服務的品質,畢竟擁有全球連線的電腦管理系統,對通路上庫存的掌控,能夠一清二楚。一個通訊產品,從製造端到品牌,再到電子通路代理商,最後到終端零售點,我們的系統,都能即時看到市場需求的變化,由於交易訊息透明化,使整個供應鏈了解該備多少貨,保持在庫存最低的狀態。

您認為對聯強來說,取得諾基亞中國手機代理權後,將帶來什麼樣的效益?

過去聯強的手機業務,都只在台灣本地,而從今年8月開始,與諾基亞在中國的合作,算是正式跨到海外的第一步,評估目前中國的手機市場,一年大約有1.5億支,其中諾基亞有35%到37%的市占率,雖然聯強不是當地唯一獨家的代理商,但只要有總銷售其中一點的比例,就會帶來相當大的業績數據。

因此這部分的效益,應該是著重在覆蓋率,而不是毛利率,畢竟在中國,我們原本就有資訊產品的代理,如果再加上通訊業務,就會產生經濟規模的綜效,同時我也預估,明年聯強在中國通訊部分的業績,有望可以和台灣區一樣大。

◆除了中國之外,聯強在其他海外市場的布局為何?

觀察我們海外通路的布局,有些地方是由聯強完全主導,有些地方則是與當地業者合作,這些差異更顯示在轉投資事業的股份比例,並不完全相同。像在中國與澳洲的據點,我們是百分之百持股,泰國部分有50%,印度則是入股雷廷頓,目前持股比重約28%,而這家公司也在今年2月份掛牌交易。主要還是有文化差異性的考量,因此像在印度的市場,只是透過集團資源的力量,把通路上相關管理技術與知識帶過去,但主要的營運責任還是交給當地人。

◆累計這麼多國內外的通路經驗,您認為聯強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我們認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三個部分,第一就是物流運作的能力與績效,第二是客戶管理能力,第三是產品管理能力,這些都是同業無法模仿的。而這三個競爭力,更來自我們公司的核心,也就是電腦管理系統,透過這套軟體,移植到其他地區,更有利於我們跨國事業的布局。現在只要透過視訊介面,平均一天就可以和海外的營運據點進行七到八個會議,提升集團的管理效率。

最後我們也很好奇,身為聯強的CEO,您是透過什麼樣的管理方式,來帶動公司的成長?

聯強不會特別喊出什麼響亮的企業口號,或是訂定公司的大目標,屬於比較低調務實的風格。同時身為管理階層,我本身也不願意over promise(過度承諾)。雖然不會明確提出願景在哪,不過我們內部部門或各個海外據點,都會有自己的營運目標,因此重視的是企業組織往下執行的能力,畢竟一個通路商扮演的角色,就是製造與經銷業者之間的橋樑,但這座橋樑底下的橋墩,得要先穩固了,才能再把橋樑延伸開來,這也就是企業本身所追求的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