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要一不 防蚊液才有效
「為什麼擦了防蚊液還是被蚊子叮?」、「防蚊液塗在皮膚上安全嗎?」、「怎樣才是正確的使用方式?」時值炎熱的夏天,門診中出現許多患者詢問使用防蚊液的問題,到戶外活動遭到蚊蟲侵襲,不只打壞遊興,有些人更因為體質關係留下滿身紅豆冰,甚至因為癢到受不了而猛抓,造成感染疾病引起蜂窩組織炎,實在得不償失。
防蚊的方法很多,在室內我們常用捕蚊燈、電蚊香、裝設紗窗紗門,但是在戶外活動時,這些方法就派不上用場,所以在戶外不想被蚊蟲叮咬最簡單的方法除了穿長袖、長褲外,就是使用防蚊液讓蚊子無法靠近。但切記掌握以下「三要一不」的原則,就可放心使用防蚊液,同時達到有效防蚊的效果:
要含有DEET─防蚊液之所以能有效趨避蚊蟲,靠的就是其中的DEET(敵避)成分,可直接作用在蚊子的觸覺器官及化學感受器,驅趕蚊蟲。DEET在1957年從超過二萬多種不同成分中篩選出來,至今仍是使用最廣泛,最好的防蚊成分。有些含純天然成分的防蚊液,如香茅、尤加利等,這些天然成分的防蚊效果比較有限,一般還是建議選購有DEET成分的防蚊液,以達到防蚊效果。
要塗抹在皮膚上─在戶外盡量穿長袖長褲,再將防蚊液使用在外露的皮膚上才有效,通常蚊子在100公尺外,便可以聞到人呼吸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塗抹防蚊液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藥劑會隨體溫蒸發,使蚊蟲不敢靠近。有些全球知名防蚊液品牌都會做皮膚科醫學測試,確定其使用在皮膚上的安全性。
要適時補擦─選防蚊液要依據戶外活動時間長短而定,待在戶外的時間越久,含DEET濃度就要越高,反之則挑選低濃度DEET防蚊液即可。一般而言,台灣天氣炎熱潮溼,防蚊液停留的效果約可達2~3小時,但如果大量流汗或發現有被叮咬的跡象,就要馬上補擦,才能確保防蚊效果。市面上防蚊液含DEET的濃度約在15%~30%之間。
不碰觸眼睛、傷口或誤食─使用防蚊液時,應避免觸碰眼睛和傷口。塗抹防蚊液後的雙手,切記不要揉眼睛,也要盡量避免塗抹在兒童手上,因兒童有舔手指的習慣,反而容易誤食。如果想擦在臉上,一定要先噴在手上,再塗抹在兒童或成人的臉上。進入室內後也要記得盡快用清水沖洗。
基本上,使用DEET防蚊液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經無庸置疑,但還是要提醒民眾把握上述「三要一不」原則,才能快樂出遊、有效防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