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國時期,曹操某次領軍伐劉備卻屢戰不勝,若退兵又恐遭人恥笑,進退兩難之際,定了個「雞肋」的口令。聰明的策士楊修看穿其意,並自作聰明地要軍士準備撤軍。結局是,曹操終究承認失敗而退兵,而未顧及主帥顏面的楊修,再也無機會展現聰穎。
身為企業主或高階主管左右手的肱骨大臣,若發現上頭的老闆做出了錯誤決策,該勇於直言進諫?還是默不作聲?
談起「犯顏直諫」,史上最經典的標竿人物,非唐朝的魏徵莫屬了。但魏徵也坦言:「陛下導臣使言,不然,其敢批逆鱗哉。」意即,若非唐太宗容許魏徵提出異言,否則,魏徵也不敢造次。
由楊修與魏徵的這兩個截然不同下場,我們可得知,擬對企業主或上級主管的決策提出建言時,得先確認其是否具備承受批評的雅量。
通常主管的位子愈爬愈高,臉皮有就愈來愈薄。或許因為職場上的成功與成就,使高階主管的自視較高。或因為高官厚祿得來不易且覬覦者眾,若因失敗而失去職位,代價實在太大,所以比一般人更經不起犯錯。
有些老闆喜歡將「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句話,套用成為「老闆永遠是對的」,在內部建立「英明神武」的神化人格。因老闆天縱英明,所以不可能犯錯,下屬對於老闆的決策,也就不必過問,更不容質疑與挑戰。
有趣的是,有些老闆們耳中雖然不容異言,卻又想搏得善納諫言的美名,故口口聲聲期望轄下部屬能大鳴大放。只不過,聽信其言而真的勇於提出異言者,卻總落得如同楊修的悲慘下場。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想當「現代魏徵」的主管,可得先觀察、衡量老闆的行為模式,別讓自己成為「一日忠臣」。
另外,就算主管能察納雅言,也得留意提出異言的時機與場合。
即使自許心胸寬大的唐太宗,對於魏徵屢屢在廟堂之上,不留情面地直言批評,也不免在某次罷朝回宮後,怒不可遏地說:「會須殺此田舍翁。」足見,不懂拿捏直言進諫之時機與場合者,將讓自己陷入高度風險中。
懂得辨識老闆心胸深淺,又能掌握建言時機與場合,接下來,得依時間點於決策執行前或執行後,提出不同建言。
若在決策執行之前,尚有轉圜與調整方向的空間,因此所提建言,是針對老闆可能未察覺的之風險與問題,提出不同見解與提案。
若時間點在決策執行之後,此時所提的建言,則應是如何協助善後的對策。後見之明的馬後炮,或是重提自己於決策執行前曾提出的睿智建言,已無濟於事,且易使老闆們惱羞成怒。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由於不見得每個老闆都能「知過」,故提醒自許忠君愛國的良將們,在直言進諫之前,記得先停、看、聽,明辨老闆的人格特質與情勢,可別忠臣沒當成,先成為烈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