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處上月18日公布去年第四季GDP為負8.36%,改寫台灣季GDP最大衰退幅度,並修正今年GDP預估值為負2.97%,季GDP連續五季負成長,兩者創下台灣景氣歷史最差紀錄,其中出口預估負20.1%,民間投資預估負28.07%,也打破50幾年來負成長紀錄。
這些數字顯示台灣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已是不爭事實,甚至有人懷疑已惡化至「蕭條」了。
經濟學將景氣循環簡單分成四個階段,包括:谷底期、擴張期、高峰期、收縮期,又依收縮期景氣下滑的深度與長度,區分為衰退或蕭條。
「衰退」在經濟學上定義為連續兩季經濟萎縮,實務上就以季GDP連續兩季負成長為明確定義,金融海嘯已使大部分國家,包含、歐、美日三大經濟體首次同時陷入衰退階段。至於「蕭條」在學理上就無明確定義,但主計處認為實質GDP規模較上一期高峰縮減逾10%,或經濟持續衰退三年以上。
有些學者認為失業率達20%以上都可稱為蕭條,若以主計處公布去年第三、四季GDP分別為負1.02%、負8.36%,及今年前三季預估分別為負6.51%、負6.85%及負2.67%,實質GDP較上一期高峰萎縮近10%,台灣經濟應該是「接近蕭條」邊緣。如今唯賴美、中大規模振興經濟方案,及台灣擴大內需規模,「自助人助」下避免台灣經濟陷入大衰退中。
以美國150年來32個景氣循環分析,景氣收縮期超過三年(36個月)之蕭條期共有三次:第一次從1873年10月至1879年3月,收縮期長達65個月之最長紀錄,第二次從1882年3月至1885年5月,收縮期為38個月。這兩次19世紀的大蕭條,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所言:玄祖父的衰退,也是他心中認為目前最相近的例子。
第三次從1929年8月至1933年3月,收縮期為次長的43個月,也就是眾所熟知的30年代大蕭條,當時GDP從1930至1933年分別為負8.6%、負6.4%、負13%及負1.3%,GDP連四年負成長且1933年達負13%,失業率逾25%,經濟衰退既深及長,完全符合蕭條定義。這次大蕭條也造成道瓊指數從381點跌至49點,跌幅達89%,但美股卻也在GDP負13%那年落底。
造成大蕭條的遠因是:一次大戰後之大泡沫,政策上美國在1930年6月底宣布關稅壁壘,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且美國過慢降息,都使蕭條雪上加霜,甚至陷入通縮及十年流動性陷阱,二次大戰才使美國真正再現榮景。
1989年日本金融泡沫後,經濟陷入「失落的十年」的蕭條,在破沫後的前五年(1991~1995),GDP分別為3.4%、0.9%、0.2%、1.1%及1.9%,並未達蕭條標準,但後五年(1997~2001)GDP分別為負0.3%、負1.7%、負0.2%、2.6%及負1.8%,連續三年負成長深度雖未達-10%,但也符合三年萎縮的蕭條定義。
期間日圓於1995年4月19日兌美元升抵79.8之歷史紀錄,嚴重侵蝕產業競爭力,央行在泡沫發生後兩年半才降息,處理銀行不良資產過於緩慢,使壞帳占GDP比重高達35%。
當時日本盛行「終身雇用制」,企業不輕易裁員,終於拖垮長期信用銀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協榮生命、SOGO等大型企業。
長期執政的自民黨也於1993年失去執政地位,宮澤喜一下台終結50年一黨獨大派閥政治,往後首相更迭頻繁,朝野惡鬥等政治因素,更延後景氣復甦腳步,經濟學上稱之為「政治景氣循環」。
談了這麼多美日蕭條期的制度與政策,無非欲為「他山之石」,但有時政治上還是難脫宿命式的悲情。
台灣50年來13次景氣循環中,最長一次收縮期是第五次循環,從1980年1月至1983年2月共37個月(剛好超過三年),但GDP並未達連三年負成長,也未萎縮逾10﹪,故實質上台灣50年來並未出現過「蕭條」。
當時背景為第二次石油危機,及發生十信、國信金融風暴,三年景氣收縮也很接近蕭條,筆者當時恰好退伍,每天翻開報紙求職欄幾乎空白,後來還是進入日本大商社工作,雖然大環境不佳,畢竟事在人為。
台股也從期間最低之421點,展開上漲至12,682點之十年大多頭之旅,再次印證「股市總在悲觀中落底」的至理名言,而本波金融海嘯使台灣景氣「幾近蕭條」,各項經濟指標幾乎全面性破表,然「危機就是轉機」應是亙古永恆的定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