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是什麼?從維基百科的定義來看,風險是事物發生與否的某種不確定性。從投資學的角度來看,它會告訴你用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做為衡量風險的指標。標準差主要是用來衡量資料的離散程度,其值愈大,資料與平均值的距離也愈大。例如,某投資組合的平均報酬是10%,標準差為是5%。這表示在常態分配下該投資組合過去的報酬,有68%的機會落在5%和15%之間,有95%的機會落在0%和20%之間。
如果是共同基金的投資人,通常會用到的風險指標是夏普值(Sharp Ratio),其算法是將股票或基金在某一期間的報酬率減去在此期間的無風險證券的報酬率,再除以該股票或基金在此期間的標準差。其意義在於投資人每多承受一單位的風險(標準差),所能夠獲得的超額報酬為何? 也因此,其值越大,代表所該標的所呈現的報酬風險比越高,相對而言是較好的標的。
只不過教科書上的東西能否適用於實務呢? 首先,標準差所衡量的是資料偏離平均值的程度,但卻未有考慮平均值本身的變化。翻譯成投資的語言來說,它所能衡量的是價格的波動大小,而非價值的變動。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科技產業股價波動很大,從標準差的角度來看會認為它風險很高,但從公司的價值來說則是逐漸攀升; 相對而言,一檔慢慢盤跌的個股,雖然價格波動不大,但卻為投資人帶來更大的實值風險。
另一個不合適的部分在於,標準差所採用的是歷史數據,而歷史數據是否足以預測未來,這點基本上就必須打個問號了。例如沉寂數年之久的鋼鐵、塑化及其他傳產族群,突然在2006年底一躍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如果這時還採用歷史數據認為它的夏普值(Sharp Ratio)穩定上升而進場,那結果可能會與你當初想要規避風險的想法大相逕庭。
影響投資成敗的並非標的,而是投資人自己
那麼,投資風險應該如何評估呢?事實上,我沒有辦法告訴你一個合理的評估方式,因為影響投資成敗最大的風險來源其實就是你自己。例如, 2498宏達電在短短三年時間,股價從100塊漲到1,200塊再回到400塊,就算到了最低點,市值也至少成長了超過4倍,然而在這家公司股票上賠錢的鄉民卻不在少數。
一般鄉民在同一檔股票上都會有差異這麼大的際遇,那更別提分析師、產業人士、專業投資人與一般投資人間的差異了。舉例而言,一個專業投資人可能在宏達電800多塊才注意到它,他根據了自己對於整體產業的瞭解決定在1,000塊賣掉;而王雪紅董事長雖然沒賣在1,200元,但就她對公司價值的瞭解,願意長抱到現在,市值也成長了好幾倍。最慘的就是跟著價格波動起起伏伏的鄉民,每天追高殺低,這樣即使從100塊一路做到1,000塊也還不一定賺得到錢。
所以,面對同一個投資標的,不同投資人之間所實際承受的風險是相同的嗎?當然不是,大家僅是面對同樣的價格波動,但影響到投資成敗的其實是每個人面對價格波動下所對應的決策行為。還記得維基百科為風險下的定義嗎? 「風險是事物發生與否的某種不確定性。」。只要你對一家公司及產業瞭解得越多,企業價值走向的不確定性就越低,而價格波動造成你錯誤投資決策的機會就越有限,同時也就降低了投資風險。
只有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投資人,才會廣泛的分散投資
對於風險有著錯誤的認知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其中最可怕也最可惜的就是造成過度的分散投資。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看過一些財經專家及媒體建議我們在投資基金時的配置,通常無非是建議積極型投資人可以放70%在股票型,30%在債券型 ; 保守型投資人則可以30%放在股票型、40%放在平衡型、30%放在債券型,據說這麼做是要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請不要再相信這種沒有事實根據的說法了,華頓商學院教授Jeremy Siegel曾在Stocks for the long run一書中提到美國股票與債券兩百年來的投資報酬率分析,從1802年起任意取15年、20年及50年不等的區間,發現股票的年化報酬率都是優於債券的。因此,如果你是一個保守的長期投資人(我說的長期可不是三個月),你聽信了這些關於分散投資的謊言而把30%的資產放在債券,20年後,你將會發現這個結果是可怕而且可惜的。可惜的是報酬率少了一大截,可怕的是你沒有另一個20年了。
計算期間 |
1802- 2005 |
1946- 2005 |
1946- 1965 |
1966- 1981 |
1981- 1999 |
1984- 2005 |
股票 |
7.0% |
6.8% |
10% |
-0.4% |
13.6% |
8.9% |
債券 |
3.5% |
1.5% |
-1.2% |
-4.2% |
8.4% |
7.2% |
純粹就股票而言也是如此,如果你明明知道歐、美及日本這些已開發國家的股市長期而言比不上新興市場,那麼為什麼你的投資組合中需要加入這些區域來「分散風險」呢?比爾蓋茲(Bill Gates)並非因為創造了最多應用軟體而成為世界首富;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並非持有全世界最分散的投資組合而成為全世界第二好野人。這就如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在「傻瓜威爾遜」(Pudd'nhead Wilson)說到「愚蠢的人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堙F而聰明的人卻說,把你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堙A然後看管好那個籃子。」。
風險來自於無知,包括對股票以及對於你自己
但記住一件事,分散投資並不是原罪,假設你真的對於市場一無所知,我還是會建議你做好分散投資的動作,也許這無法使你致富,也少了許多你應得的豐厚利潤,但至少不會讓你一貧如洗。承認無知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更可怕的是許多投資人不知道自己是無知的,不僅僅是對投資的標的無知,對於自己也是如此。因為,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應該要做投資,但卻不知道自己投資的目的與目標是什麼?
其實,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知識背景與不同的資金用途都會產生不同的投資需求。假設是一個20幾歲的青年,根本不應該把任何一毛錢放在債券型產品。但若是一個七十幾歲的老先生,正常的理專就不應該推薦給他股票這類高風險的產品,因為可以肯定的是15年後報酬率會不錯,但是卻無法確定中間的價格波動會有多大。當然,如果今天這位七十幾歲的老先生是巴菲特或索羅斯(George Soros),我想理專就不用擔這個心了。
發現其中的差異了嗎?即使是同樣的產品,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風險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從頭到尾,投資的風險都來自於投資人自己。也許有人會問,一般人有可能成為巴菲特第二嗎?我沒有答案,但假設你願意且有能力,你可以每天花一點點的時間讓自己從無知慢慢的去瞭解這個市場,知道什麼樣的產品適合你。很難嗎?一點也不! 看完這篇文章,你不就已經知道應該把債券型基金贖回了嗎?
巴菲特曾說:「分散投資是用來保護無知的,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沒有理由分散投資。」。而投資是一輩子的學問,我強烈建議所有投資人應該去嘗試、學習。這樣,我們可以就從每次錯誤的經驗中學習,來降低下一次的投資風險,當然,如果能從別人的錯誤中來學習經驗,更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