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即投資又有保障,且可彈性投保,已成為五、六、七年級生投資首選商品,但該類保單銷售的糾紛也愈來愈多,原因主要出在陷阱一堆。壽險公司表示,只要民眾投保前沒有注意,後續問題都會層出不窮,其中又以投資報酬率、費用收取標準等7大陷阱最受消費者詬病。

 

糾紛頻傳
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保險申訴案件達2195件,創下歷年新高。其中,壽險非理賠案件共有865件,較2005年暴增58%,投資型保單更首度衝上第2名,高達26.63%。

投保前先試算費用
壽險公司表示,投資型保單最大的陷阱,就在過度強調投資報酬率,業務員招攬時會把獲利說的天花亂墜,讓民眾以為穩賺不賠,直到虧損才發現上當。
金管會表示,投資型保單的費用包含行政費用、管理費、投資標的申請手續費、贖回及轉換費用、解約費。
以行政費用來說,過去保險公司集中在前幾年收取,目的是支付行政成本及業務員佣金,結果有些民眾首年一毛錢都沒投資,全被保險公司拿去運用。儘管行政費用為必要成本,但複利效果的時間因此大打折扣。
後來,多數保險公司把費用改為後收型,但延後收取行政費用前,會先斟酌收取管理費,若提前解約,還要負擔解約費。
金管會提醒,投資型保單內含的費用,原則上收取後都不會退還。而因為業務員銷售投資型保單前,須先取得證照,消費者投保時,最好請業務員出示登錄證。

 

收取5%增額手續費
投資型保單的另一項特色,是提供保戶彈性增額的空間,保戶可視需要增加投資比重。但增額都要額外扣除約5%的費用,性質類似銀行賣基金時的手續費,只是銀行每筆只收約1.5~3%的手續費,且促銷時還有打折,投資型保單相對較貴。
ING安泰人壽表示,銀行除了手續費,還會收取管理費,轉換贖回也要收費,但保險公司幾乎都會提供一年4~5次免費轉換的優惠,除非保戶沒有轉換需求,不然總成本應該不會比較貴。

 

10天無條件猶豫期
至於投資標的,保險公司最常強調已先篩選,但實際上不是基金檔數有限,或全是自家關係機構旗下基金,就是檔數太多、績效太差。如果台幣匯率波動太大,保戶還要承受匯兌風險。
此外,消費者投保後都有10天無條件的猶豫期,但有些業務員為了業績,常會忽略告知,造成民眾過了期限,最後硬著頭皮繳費,之後想利用投資型保單辦保借款周轉,卻又發現相對傳統壽險,額度少且利息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