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處公布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GDP)為13.27%,較2月的預測數9.24%還要高出4.03個百分點。除此之外,主計處更上修今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將可望達到6.14%,成長幅度令人驚艷。

國內的經濟成長表現亮眼,的確值得吾人慶賀。然而,若深究GDP亮麗數字的背後意涵,筆者要提醒,恐怕政府及民間企業對於景氣復甦與經濟好轉的努力,此時還不可輕易鬆懈,必須更加謹慎迎接下半年的挑戰。

因為,今年首季GDP雖然衝高到13.27%,成為31年來的最佳成績,但是主要與去年受到金融海嘯襲擊、造成比較基期過低有關。據主計處預測,今年的GDP將呈現逐季下降趨勢,第二季GDP將縮減一半為7.66%,第三季為4.4%,第四季為0.69%。

由此可知,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率表現佳,主要是因去年同期的基期偏低,屬於特殊現象,我國經濟是否完全復甦,關鍵在於下半年的經濟成長表現。

GDP的計算,主要包括民間消費、民間投資、企業存貨等項目組成,從今年首季的GDP13.27%來看,其中,存貨增加5.14%及民間投資成長4.23%,為貢獻首季GDP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有關存貨激增的現象,究竟是因為企業看好未來前景而預先備料,或是半成品賣不出去才造成存貨增加,目前都還令人疑慮,有待下半年持續觀察。

此外,首季民間消費GDP為1.95%、出口成長1.96%,表現差強人意,但應已是今年全年最高的數字,預估對於第三季與第四季的貢獻幾乎為零。因此,下半年國內的經濟成長表現,是否能夠再接再厲、延續上半年的亮眼表現,實在令人憂心。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如美國的首季經濟成長表現也同樣熱絡,但各國政府都還在觀望,救市機制尚未退場,儘管部分國家已出現泡沫,但還是不敢貿然升息,必須等到第三季及第四季的表現真的好轉,才有可能討論升息。

因此筆者呼籲,執政者及政府部門千萬不可因為首季的經濟成長表現轉佳而大意,必須及早做好心理準備及相關因應措施,以迎接下半年的經濟成長挑戰。

雖然提升民間消費對於國內經濟成長及民眾實質感受能有幫助,然而,因目前國內的失業率仍高,就業問題又屬結構性問題,無法靠政府的短期補貼政策改善,因此,政府應先思考如何提振民間投資,從積極加強民間投資來著手。

加強民間投資,單由政府擴大公共建設預算是不夠的,筆者建議,目前國內游資豐沛,政府應儘速設計一套完整的機制來導引游資,將游資分配到國內的公共工程建設、長期民間投資及非貿易財等,藉由游資帶動國內經濟實質發展,而非炒熱股市或房地產等。

舉例來說,BOT案就是政府引導游資擴大公共建設的方式之一。過去國內的BOT案常為人所詬病,但是,國內已經累積許多BOT案的經驗,應可從中記取教訓,改善及發展出具良好規範的合約。

對於未來具有長期性發展的民間投資,例如再生能源產業、電動車等,政府也可以藉由獎勵措施,鼓勵相關產業發展,增加游資的投資意願和誘因。至於非貿易財投資部分,政府則可掌握既有優勢,例如積極發展醫療照護等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的產業,才能實質幫助國內整體經濟表現,帶領再度向上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