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門檻卡住,國內券商可登陸資金,450億元都不到!由於國內券商長期股權投資不得逾資本額40%,及登陸投資不得逾淨值20%等4大規定,不論再怎麼動用融資、發行公司債等措財方式,登陸的資金明顯受到壓縮,連帶使參股的選項與空間,均受壓縮。
儘管ECFA擬爭取對岸放寬參股上限單一券商,不得逾20%,合計參股比例不得逾33%限制,但就算放寬了,業界表示「不見得有這麼多錢可帶得出去!」因為在現行的證券商管理規則等規定下,很多券商的長期股權投資,限縮了可登陸的額度。
券商登陸的主要法規,包括證券商管理規則第18條、50條,及陸委會對券商登陸金額不得逾淨值20%規定;其中,第18條明訂,券商的長期股權投資不得逾資本額的40%,至於合計金融基金商品的投資,則總計不能逾淨值的40%。
在此情況下,處分基金商品挪出投資大陸空間較易,但現有的長期股權投資處分則難得多,以國內排名前5大的元大、凱基、寶來、群益、富邦為例,5大券商可登陸投資的金額,就連300億元不到,加入海外子公司的部位,頂多只有350億元而已,以此估算,在現行法規之下,國內全體券商能夠登陸投資的金額,最多只有450億元。
不願具名的大型券商高層坦言,大陸券商現在價格行情這麼高:「上市券商目前的PV值多數超過5倍,未上市優質券商的參股價格跟著水漲船高,一般開價都超過淨值的4倍以上。」但國內券商能投資的錢,相對實在非常少,將加深參股對岸券商談判的難度。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