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球經濟不景氣,美商雷曼兄弟聲請破產,衝擊全球金融業,但好萊塢的影片照樣賣座,甚至台灣從九月以來,每個周日風大雨大,各地不斷傳出災情時,觀眾仍照樣買票進場搶看「海角七號」,使電影票房與全球經濟,出現了強烈反比。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報導,與去年相比,今年六月的電影觀眾,以比去年增加了17%。這現象讓人不禁想起二次大戰前後,人們為逃避現實而躲進電影院,也不禁要想:電影真的可以讓人暫時進入另一個時空?

在黑壓壓的戲院中,誰也不認識誰,誰也看不清楚誰,周遭充滿隱身性與安全感,也因為這種模糊的情境,每個人外在的包袱、特徵、認同、性別、高矮、美醜、胖瘦、地位、姓名、權勢、收入、貸款壓力,都獲得了暫時的解脫。在心理學中,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去個人化」。

再者,觀賞影片時,人們多少會產生「移情作用」,有時是觸景生情,更多時候會因情緒與電影中小人物連結而產生共鳴的愉悅。所以很多人在觀賞影片時,淚水特別充沛,隨時決堤而出;又,當劇情演到假象被拆穿時,觀眾全身的細胞,頃刻充滿正義感。  

不可諱言的,電影其實巧妙地玩弄了「現實」與「非現實」的界線,並在兩端遊走。每位電影觀眾,也樂於躲在電影院中,任情感穿梭於兩個世界,其一是現實世界的主觀批判,另一個是導演敘說的超現實情境。  

1970年間,瓊瑤愛情文藝電影大行其道,正反映了當時台灣社會的實況──百姓生活簡樸清苦,因而更想看看電影中,富貴人家公主、王子般的年輕人,如何對抗父母的權威?如何脫離教育的束縛?如何與階級水平不同的對方,談一場勢均力敵的戀愛?

二林二秦紅極一時,他們合作演出的系列電影,滿足了常人對愛情的幻想及年輕人衝破禁錮的想望。香港回歸前夕的九○年代,黑社會警匪槍戰片與周星馳無厘頭式的笑片,則提供香港社會大眾情緒宣洩的管道,內憂外患的集體潛意識,更藉劇中殺人喋血的行動,表達具體批判。

 電影蘊藏著深刻的社會內涵。當政治風雲變幻、經濟低迷萎縮、社會現象紛亂時,人們往往更期待能在電影世界中得到喘息。雖然,電影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模式,不一定適用於日常生活中。但至少,我們生活中的不完美、挫折、衝突、不平等與暴力衝動,皆能在電影的理想世界中,得到反擊與伸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