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特爾及超微大幅調降中央處理器(CPU)價格後,第三季主機板及筆記型電腦廠出貨量大增,DRAM市場雖也進入傳統旺季,但因市場庫存水位仍高,所以合約價在八月下旬停止漲勢,現貨價也回跌至二美元以下。為了有效降低DRAM單位平均成本,國內外DRAM廠均全力進行七○奈米的製程微縮,因為只要七○奈米製程良率達九成以上,五一二Mb DRAM的晶圓製造成本就可壓縮至一美元至一.一美元,以利提振低迷的毛利率。
不過DRAM廠加速七○奈米微縮,卻成為國內記憶體封測廠一大利多。封測業者表示,七○奈米的單晶圓片裸晶數將較九○奈米增加四○%至五○%,所以DRAM廠的七○奈米投片比重愈高,每月產出DRAM顆粒數亦將愈多,當然後段封裝測試廠的接單量也相對愈大,如現在力成、泰林、華東等封測廠的產能利用率均已拉升至九成以上滿水位。
此外,七○奈米製程良率因仍未達九成以上成熟階段,所以DRAM廠在三至六個月時間內,無法降低晶圓測試及成品測試時間,現在單顆七○奈米DRAM測試時間約四百秒至五百秒,與九○奈米DRAM測試時間已縮減至四百秒以下情況來看,DRAM廠的七○奈米投片量愈高,以擁有最大測試產能力成受惠最大。
現階段力成前三大DRAM客戶中,力晶、爾必達、茂德等已不斷拉高七○奈米投片比重,下半年力晶及爾必達合資的瑞晶又將開始投片量產,所以整體來看,力成下半年產能利用率將可持續維持在九成以上高檔,不受DRAM價格波動影響。
自二千年以來,DRAM平均價格就以每年三○%跌幅下滑,為了讓成本降幅大於價格跌幅,DRAM廠唯一能做的事,就只有將製程微縮至更先進技術,才能在這個微利時代翻身。DRAM廠只要技術前進一世代,晶圓製造成本就可降至一.○五美元,降幅達三成,並紓解可能的虧損壓力。
只不過,DRAM廠在近五年的微縮動作中,過去佔DRAM總成本比重不到一成的封測製造成本,現在比重卻不斷向上拉升。如在目前主流的九○奈米世代中,封測成本佔總成本比重已拉高至二五%至三○%,一旦製程跨入了七○奈米世代後,封測成本比重還會再拉高至三○%至三五%。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不對稱的轉變,主要原因仍在於前段DRAM廠及後段封測廠間,仍存在著不同步的資本支出及擴產計劃。以DRAM廠來說,二○○一年的DRAM價格大崩盤後,十二吋廠的成本優勢已明顯優於八吋廠,光是力晶、茂德、南亞科(含華亞科)等台灣三家DRAM大廠,至今年底為止,完成興建及興建中的十二吋廠,就高達十二座,但是後段封測廠中,每月可開出三千萬顆以上產能者,還是只有力成、南茂(含泰林)、及日月光與力晶合資的日月鴻等三家業者而已。
在後段封測產能不足的情況下,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確有許多業者開始爭食此一市場大餅,包括矽品擴大DRAM封裝產能、京元電及威剛合資封測廠坤遠等。只是由整個DRAM生產鏈來看,仍然存在著漏斗型的結構,所以每當DRAM景氣回溫、將擴大出貨量之際,後段封測廠產能一定不足因應,而成為DRAM廠最大的出貨瓶頸,也難怪隨著DRAM製程不斷微縮,封測成本佔總成本比重會愈高。
短期內DRAM廠又得投入大筆資金建新的十二吋廠,並同步微縮製程至七○奈米,以及為明後年的六○奈米研發鋪路,所以一來無餘力擴建自有封測產能,二來也沒有辦法要求後段封測廠配合同步擴產。在這個產業趨勢下,下半年DRAM市場上瘦下肥已是事實,記憶體封測廠第三季及第四季應當還會有不錯的空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