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品、華東、超豐、日月光併荷商恩智蒲等四家封測業者,已在本月上旬通過政策面審查,四家業者共承諾在台相對投資750億元。目前只等業者把承諾的在台相對投資書承諾書送達後,經濟部投審會最快可本周五召開投資審議委員會,完成「放行」的行政審查程序。

經濟部政務次長施顏祥昨(25)日證實,經濟部跨部會政策小組已初步同意這四家封測廠申請赴大陸投資低階傳統焊線封測廠。

據了解,經濟部長陳瑞隆是在本月8日召開這四家封測廠登陸的跨部會政策面小組會議,對於放行封測,經濟部並不反對。尤其是隨著力晶、茂德晶圓廠赴大陸投資後,開放封測登陸只是早晚的事。

施顏祥表示,跨部會政策小組已責投審會就兩岸分工、資金來源、相對投資額等展開實質審查,若一切都合乎規定,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由投審會正式召開委員會議處理。

他指出,在跨部會的政策面審查時,業者均已承諾在台的相對投資。

投審會今天將敲定本月投資審議委員會議的議程,投審會決策官員指出,快的話可望在本周五召開審議委員會,並把這四個案子排入議程。

有關官員指出,依據去年4月新修訂的政策面小組審查,政策小組主要是針對財務規劃、技術移轉、全球布局、相對投資及僱用國內員工等六大面向來審查,並要求業者提出承諾書,並切結必要時得接受政府的赴對岸查核,不得拒絕。

根據這四家業者的承諾,未來數年內,在台灣的相對投資額從50億元(超豐)到400億元(日月光)不等,在台僱用員工從100人到6,000人以上 。

或許是受到這項開放登陸的消息影響,近半月來,封測雙雄矽品、日月光等的股價走勢上揚。

但日月光、矽品昨天異口同聲否認,曾與經濟部高層舉行秘密會議,並討論開放封測廠西進事宜。但對於西進設廠鬆綁,原則上還是希望政府「愈快愈好」。而近日股價上漲,是因PC、消費性電子訂單回溫,加上通訊急單挹注,本月營收將分別挑戰52億元及82億元。其中矽品可再創歷史新高,日月光則將寫下近九個月來新紀錄。

經濟部昨天終於鬆口,證實經濟部早已啟動政策面審查,同意日月光、矽品、超豐及華東等四家封測赴大陸投資。

這項被國內封測產業視為利多的政策,經濟部卻刻意低調,相較於之前開放力晶、茂德申請赴大陸投資0.25微米晶圓廠,在政策小組一開完會就通過的資訊公開及透明,這次低調,格外引人側目。

經濟部卻一反常態地低調,也不禁令人擔心,政策面審查會不會淪為另一種黑箱作業!

延宕對外宣布?是政治考慮?還是有因素?這半個月來,日月光等這些封測業者的股票,早已聞聲漲。內線交易說,昨天也讓經濟部內部議論紛紛。

事實上,經濟部當年為執行陳總統「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大陸經貿政策,增訂「在大陸地區重大投資案件政策面審查協調作業要點」,但這項政策審查一出爐,卻引起外界憂心忡忡。

這種政策審查,說穿了,就是「面談」企業,以致外界抨擊政策面審查,是另一種產業西進的「白色恐怖」。不過,經濟部當初積極澄清,說是希望透過是政策面審查機制,讓企業與政府可以做下來「談」,協商取得西進雙贏的策略。

企業西進,攸關公司布局,對股票上市公司更是如此。因此,有人就直言,政策面審查,如果缺乏審查標準,等於是綁架企業。

國內封測業龍頭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對於台灣政府限制西進的政策,曾有句名言,就是「能打的老虎若不放過去,關到後來都成病貓了」。現在政府終於想開,要讓老虎上岸,面對一個起飛的市場,台灣的業者終於等到了一展身手的戰場。

中國大陸已是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大的單一市場,即使美國之前對高科技輸出有重重禁令,但就算龍頭英特爾都必須千方百計要將先進製程移往中國,就是怕在中國大陸的商戰中晚一步,最後出現被迫離場的殘忍事實。

在國際大廠爭相進入中國之後,大陸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封測市場產能逐步吃緊。包括美商艾克爾(Amkor)、新加坡的新科金朋等大廠,都爭相擴大產能。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也與新加坡聯測合作,在成都設立了新廠,以解決供不應求的窘境。

雖然政府早在去年四月就已經開放低階封測技術登陸,但由於政策性審查的遊戲規則遲未出爐,使得國內封測業者因為「技術性障礙」坐困愁城。如今,在延宕超過一年後,好不容易等到了政府點頭放行,卻不知對岸的商機是否已消失?

業者更擔心的是,大陸封測廠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中高階技術的上下游生產鏈,若發展更趨完備,以其最擅長的殺價競爭,台灣業者勢必無招架之力。

經濟部官員說,「晚去總比不去好」,一語道破業者的悲哀。眼見大選在即,遲來的開放,顯示政府,非以營造競爭優勢為主軸,只有選票,才是唯一考量。

新加坡封測廠聯合科技傳出將被私募基金併購,震撼封測業界,這也成為繼新科金朋之後,又一被私募基金相中的封測業者。私募基金願意花大錢併購封測廠,等同為封測產業的景氣背書。

相較於日月光與凱雷的併購案破局,新加坡兩家大型封測廠接連被私募基金收購,業界人士認為,台灣封測登陸政策受很多限制,「餅很難做大」,相形之下,新加坡就沒有這層束縛,這一點是台灣半導體業者的宿命。

聯合科技與台灣業者其實有淵源。2005年3月,台灣聯測科技透過換股方式併入聯合科技,立刻化身為外商,擺脫台灣的政策束縛,由於兩家公司業務互補性強,合併後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業績顯著成長,又可進軍大陸,與對岸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在四川合資興建封測廠,搶食當地商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