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海外基金熱募,引發央行關切,成外匯管制祭品,投信投顧公會認為,央行基於職責穩定雙率的努力業者均非常肯定,但資金外流並非僅投信海外基金,不少境外基金照樣可以構成資金外流的壓力,業者盼取得公平基礎。
白色恐怖
事實上,今年以來投信成立新基金估計高達1500多億元,而國人持有境外基金從去年底以來,也增加有將近2000億元,顯示海外投資無論是國內新產品或者海外產品,同樣受到國人歡迎。
目前還等著審核的新基金高達將近2000億元,對於基金可能被卡,投信業多少有心理準備,甚至不排除有額度可能會被要求調降。
投信業者私下指出,對於最近新送件的投資海外基金,已有審核期限由往常的2~3個月再加以延長的預期心理,因為央行不可能坐視大筆大筆的資金持續流出。
電話關切每日匯出額
投信高層指出,近期央行對於資金匯出關切頻頻,常會以電話瞭解當天資金匯出額度,央行規定單一海外基金每天可匯出的金額為2000萬美元(約6.6億元台幣),但投信的慣例是匯出1900萬美元(約6.3億元台幣),百億元以上規模的資金,都要半個月才能完成匯出做操作布局。
某募爆基金的基金經理人透露,近期確實有發現,一旦匯出金額稍多,就會接到央行的關切電話。
金管會公文要求停售
自從國人投資海外商品風氣日盛之後,已經受到主管機關的注意。據投信業者透露,投信投顧公會不但曾經在公開場合口頭要求各投信業者對於募爆的基金不要發布新聞炒作,日前更轉來一封金管會的公文,要求投信投顧會員對於「停售、下架、募爆」等字眼要自律。
由於投信募集的海外基金,動輒為百億元以上的金額,在新台幣持續弱勢下,外流的資金很難不受到央行的關注。
投信業者形容:「央行阻止資金外流已為趨勢,證期局延緩審核時間也只好認了。」
過度干預影響金融業
某外資投信總經理也坦承,近幾周來一直接到央行從不同管道的放話,早就預期到央行會延緩放行新基金投資海外的審核進度。
投信業者指出,台灣的低利率政策應是促使國人熱衷於投資海外市場的主因,央行若過度干預,將會影響台灣金融服務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