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資入台,臺灣最擔心的應是「比大小」的問題。臺灣股市的總市值,不到滬深股市總合的四分之一,也僅為大陸外匯存底的四分之一。北京若像辦奧運一樣「舉全國之力」,臺灣可以被整體收購。
中國資金從大型民營企業收購歐美失利企業,到金融風暴前,以國家主權基金和國有大銀行對國際金融巨頭的大型投資,及汽車企業收購國際名牌等,無一不顯示國、民營企業和政府資金已形成默契,「只要是能用錢買到的,就用錢買」。
中國人常有強烈的「劉邦、項羽、諸葛亮」情結,先做大,再做強。此情結下,中國人很少從財務型投資的觀點看問題,所有的投資應該都是戰略性投資。錢夠,就收購;錢不夠,就設法吃業務。
陸資對於「投資」臺灣,在商業戰略上,更增加了一層政治戰略,近期內陸資入台,將成為大陸資金外投的「重中之重」。這對臺灣,是不是一次經濟轉機?從臺灣企業主的觀點來看,肯定是。不但套現,也可通過運作換來大陸商機的擴大。但對於託管臺灣命運的政府而言,則必須從30年、50年的觀點看問題。
馬政府提出的「先經濟,後政治,任內只觸及經濟層面」,其實是個偽命題,一個事實上不存在的命題,頂多是一個階段性搪塞的命題。因為,對大陸而言,經濟就是政治,正如奧運就是政治,刺激內需就是政治。臺灣問題是歷史性任務,能夠劃分經濟和政治嗎?
馬政府僅能用「經濟論證」與大陸斡旋、與臺灣企業主辯論、與民進黨過招,再一次在戰術層次纏鬥,令戰略更加失焦。
陸資入台其實可以跳脫「經濟轉機」的辯論,而以「命運轉機」的高度來看。蔥花炒蛋,蛋固然大,但沒有蔥花就不香。陸資入台的政策,本質上應該:
產業往前看,不能往後看:鼓勵陸資與台資共創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限制「買入現成」。
多往小看,少往大看:若「比大小」,臺灣長期必輸,應鼓勵小而精悍的產業部門,讓陸資成為臺灣活力的東風,對大陸而言是「如虎添翼」,對臺灣而言是「如翼添虎」。
多往人才看,少往資金看:玉不琢不成器,大陸有大量的璞玉,但限於體制和文化,往往「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臺灣則有成熟的人才養成環境。如果害怕大陸人才搶了臺灣人才的飯碗和就業,那是氣度小,且拿不出產業遠景。餅做大了,還怕不夠分?美國難道不是靠外來的璞玉而強大?
花十年時間,把臺灣打造成為大陸科技企業主及高端技術人才的財富安全基地。今天大陸經濟發展的關鍵瓶頸之一是腦力、智力的經濟價值無法體現,即使體現了也保不住。這是一筆巨大的「含金量」,20年內大陸的環境煉不出來,即使台商到大陸也煉不出來,而在臺灣的環境下卻可以。
陸資入台,只要明白了以下四個道理,就敞開大門吧!明白「沒有蔥花蛋就香不起來」的道理;明白「大陸是老虎,臺灣是翅膀」的道理;明白「大陸靠勞動力,臺灣靠腦動力」的道理;明白「在大陸沒有財富安全感,在臺灣可以有財富安全感」的道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