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時,雇主對待員工的方式,會直接影響企業未來吸引和留任人才的能耐。」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遠東區績效與獎酬業務領導人鄧敏才(Dharma Chandran)提醒,即使不景氣,企業仍應花點時間謹慎決定員工去留。裁員不見得是解決問題的首要之計,企業執行人資策略的手段,需更具創意且和緩、彈性。
經濟不景氣時,企業通常會格外嚴格地檢視員工績效,表現落入後段班的人,常成為時代的犧牲者與奉獻者,替公司在短期內,省下一筆不小的人事費用。
謹慎評估人力 招募訓練資遣都是成本
但鄧敏才建議,企業主應謹慎思考執行縮減勞動力的作法。雖然剛裁員時,能讓公司成本快速降低,短期經營成果看似很好,但中長期不見得好。
因為許多裁員的企業主,忽略了留下的員工,早已默默拿出心中的尺,衡量老闆的裁員作法。若老闆缺乏人性,員工自會良禽擇木而棲,未來景氣回春時,恐怕會以跳槽其他企業,狠狠回報公司。
「千萬別挖東牆、補西牆。」鄧敏才指出,招募、訓練與資遣員工都是成本,尤其大企業往往花大筆資源進行教育訓練,當大環境回復,又要再花一筆費用,培育新員工或聘請獵人頭公司網羅優秀人才,在人力資源流動間,已不知不覺投入更高成本。
若把眼光放遠,在非常時期,大刀闊斧裁員的企業,可能因大量流失好人才,喪失快速反應的機會,而錯失市場先機,損失更沉重。他認為,當前經濟危機只是景氣循環的一個階段,最終仍會走向下一波成長,重要的是,當景氣好轉,市場需求大增時,公司有沒有足夠人手能滿足需求。
縮減勞動力 非組織精實首要之計
鄧敏才建議,即使金融海嘯風浪來得又急又猛,企業沒有太多的時間和資源反應,仍應花點時間,謹慎判斷員工去留,裁員不見得是解決問題的首要之計,應採更且創意及有彈性人資執行手段。例如新加坡政府及企業,請員工共體時艱,先減薪幾成,並承諾未來再回補薪水;又如部分公司會透過降低工時、無薪假等作法,以留住好人才,長期保有勞動力,彈性應變經濟變化。
展開人資因應策略前,企業首需執行職能盤點。分析組織優缺點,重整組織目標與新組織結構的企業策略,重新定義公司需要的人員與職能,並連結未來發展,站在長遠視野省思策略方向,正確判斷需縮減勞動力規模,確保不會流失具寶貴職能與頂尖績效的員工,好留住關鍵人才,保有公司利基。
留住關鍵人才 保留企業再出發利基
企業主若能集合眾人腦力激盪,也可找到節約成本好方法。鄧敏才指出,身處變動的環境中,員工渴求工作的穩定性,會很願意與公司同進退,可推動「累積小事、省大成本」的措施,例如限制文件的列印張數、順手關閉燈光和電腦節省能源等作為。
這些作法更可帶來凝聚士氣的好處。因雇主主動尋求員工共同投入,團隊合作找出解決之道,內部溝通傳達出「我們同在一條船上」的訊息,無形中強化了公司厚實的競爭力。
鄧敏才建議,企業經評估後須再縮減勞動力時,應清楚向員工說明組織重建的內容,包括縮減規模的目標、執行方法和時程、受影響的範圍、選擇對象的標準、補償方案,以及支持組織新展望的相關措施。
調整績效管理 重建精實效率化組織
「留下來的人更重要。」他指出,企業若未適當進行溝通,員工會產生焦慮。企業須協助留下來的員工接受角色變動,並且盡可能協助離去的員工再就業服務、就業輔導、諮詢等服務,維持聯絡關係,也可穩定留下來員工的心情。
因應不景氣而縮減成本,企業主管責無旁貸。鄧敏才提醒,在不穩定的時期中,員工明白薪水或紅利不可能增加,因而會特別重視非金錢性的薪酬型態。因此,當員工被告知要被減薪、縮減福利時,高階主管須先以身作則。
企業也須重新規劃、設計、調整績效管理制度。一是改善個人績效管理,二要強化部門績效管理,以重建更精實、強壯、有效率的組織,保住公司良好商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