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兩岸政治往來日益密切,金融業相互投資的議題日趨加溫,許多金融業摩拳擦掌,增資、整併、與對岸業者互訪,莫不期待在兩岸政府簽訂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後,能夠躍馬「中原」。
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一些外商金融業者想將先前在中國大陸金融機構的投資獲利了結,這會不會是台灣銀行業的大好機會?
台灣人想像的中國銀行市場,不是海市蜃樓。目前中國銀行業者的放款總額是全球第四,每年成長平均超過15%。外銀在中國銀行業的策略性投資平均每年成長71%。
既然中國銀行已日漸成熟、熟悉國際金融機構的運作,為何仍願引進外資?
第一是資本。過去許多中國銀行要釋股前,都引進大量外資。現在,中國境內的銀行資產快速成長,需要更多資本投入,才能既成長又能維持資本適足率;第二是風險管理。過去中國銀行業資產品質不佳,也缺乏對授信與資產管理的技術。許多外資都直接指派風險管理主管進入協助管理、建立制度與訓練人才;再來是網路、系統、科技應用及產品等開發,都有賴外資的經驗植入與輔導,經營模式的文化調和尤其重要。
對許多外資、尤其是台灣金融業而言,金融風暴後的中國市場為切入的好時機。
首先是價格。在中國四大銀行上市前,外資入股價格多半只有淨值的一到二倍。爾後,行情水漲船高,去年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入股中信銀行,價格已是淨值的4.3倍。但在金融風暴後,多數銀行股股價已經跌逾五成,是介入的好時機。
第二是有部分的外銀最近想退出市場。例如受金融風暴衝擊的美國銀行、RBS,提供其他業者得以進入的時機。
第三是中國銀行業將受益政府的振興方案。包括放款將因此增加,銀行也會得到政府公共投資的專案融資業務。
儘管商機似乎就在眼前,但在兩岸商談MOU的過程中,若政府與業者沒有縝密地研究對岸的市場,思考我們的優勢與策略,就會像派少棒代表隊去打職棒,沒有集訓、沒有規劃、也沒有致勝策略與機會。
眼前要認清的事實是,中國市場的獲利空間已出現瓶頸。目前中國的利差已經不斷下滑。去年5月利差還有3.33個百分點,但是今年只剩下3.06個百分點。 2009年中國銀行業的淨利差約2.4個百分點,但是在2011年將會再降到2.2個百分點。呆帳已經上升了三分之二,這對台灣業者是不可忽視的警訊。
因此,筆者建議政府︰第一、在簽訂MOU前,先與業者研究,在這塊全球最好的銀行都要來爭取、成長最快、版圖最大的戰場上,台灣要扮演的角色是什麼?目前在中國設點的七家台資銀行,要往哪裡發展?最終的藍圖是什麼?
第二、在台灣進一步加強金融業的整合,強化我們自己的競爭力,才能到中國開拓更好的機會。最好的方法,就是公股銀行跟公股銀行合併,民營銀行跟民營銀行合併,以避免政治糾紛。
第三、台灣一直希望能爭取「超國民待遇」,得到更多優惠。但也應同時想想,我們能給中國業者什麼?台灣業者可不可能和中國業者合作,創造新的經營體制?過去的金融業營運模式都是由歐、美主導,我們可否趁著歐美業者陷入困境時,發展適合全球華人需求與成長的金融體制?
業者也可思考前進大陸的發展機會︰第一、自己的發展藍圖是什麼?是要做消費金融?還是企業金融?有誰可以合作?有什麼創意迎戰中國金融業綿密的螞蟻雄兵?例如,利用中國發達的行動通訊市場與網絡,發展行動、即時金融服務(mobile banking)?目前台灣至少在風險管理、消費金融及財富管理三大領域領先大陸業者,如何充分利用現有的優勢,並加以擴大?
第二、如何透過整合提高競爭力?自己有什麼核心能力?還需要透過合作或是併購,加強哪些領域的戰力?第三、兩岸金融開放是兩面刃。我們覬覦對方的市場,中國業者也希望來台灣拓展商機。
也許陸資銀行短期內跟我們難以競爭,但是假以時日,以中國金融機構的堅強實力,一定有機會在台灣占有一席之地。我深深地期盼,台灣業者能先合縱連橫,練就一身好功夫,到對岸打天下,而不是在兩岸互相開放金融市場後,反而將我們原來擁有的商機拱手讓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