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遊戲機點石成金 |
去年底,台北縣第一個購物中心環球購物中心(GlobalMall)開幕,是台灣冠德建設與日本永旺百貨合作的第一個日式購物中心,為吸引人潮,特別在3樓成立大型的商場育樂中心,投籃機、賽車遊戲機、打鼓機等,成為青少年駐足的焦點。 |
去年底,台北縣第一個購物中心環球購物中心(GlobalMall)開幕,是台灣冠德建設(2520)與日本永旺百貨合作的第一個日式購物中心,為吸引人潮,特別在3樓成立大型的商場育樂中心,投籃機、賽車遊戲機、打鼓機等,成為青少年駐足的焦點,炫彩聲光下,歡樂的笑聲此起彼落。 去年傳出經營危機的新竹風城購物中心,也成立全台最大室內主題樂園,占地4,200坪,強化9大遊樂設施,在引進主題樂園後,營運漸趨好轉;而桃園南崁的台茂娛樂購物中心,也成立4,500坪休閒運動中心「動力站」,集合了迷你高爾夫球場、鬥牛籃球場、汽彈場、賽車場等,來吸引人氣。 可見,樂園已成為購物中心與賣場吸引人潮、點石成金的魔法棒。 成本優勢讓台商占得有利先機 這個魔法棒,其實隱含許多商機,例如國內製造遊戲機最著名的上櫃公司鈊象電子(3293),就是開發打鼓機、跳舞機的佼佼者,今年7月12日以120元掛牌,儘管面對股市利空衝擊,股價仍能維持150元高檔盤整,成為台灣遊戲類股王,透露出遊戲機的商機,在國內漸漸茁壯。 鈊象目前是東亞規模最大的商用遊戲廠商,所有遊戲軟體與硬體幾乎自行設計開發,董事長李柯柱表示,早期本土廠商藉由銷售及改版日本產品的方式,逐漸熟悉這個產業的技術需求與市場特性,慢慢培養出自身的研發能力。 隨著資金及技術的累積,加上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市場的榮景誕生,商用遊戲機產業蓬勃發展,1996~1999年可說是商用遊戲機起飛階段。 李柯柱認為,雖然日本的遊戲機技術領先,但價格昂貴,台灣的產品價格比日本便宜5成,成本又再比日本低3成,相當具有競爭力。在這樣的趨勢下,大陸賣場可能會採購2台日本的遊戲機台,再搭配台台灣的遊戲機,一樣可創造人潮,因此這波大陸遊戲機產業發展的商機,台灣業者將獲得最高利益。 全球商用遊戲機商機4,000億 近年來,在商用遊戲機產業大型化的趨勢下,日本、韓國小廠都陸續退出,國內業者也從500多家淘汰至今僅存20~30家。不過,台灣遊戲機的產值只有新台幣38~40億元左右,相對全球4,000億的商機,市占率不到1%,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從事遊戲機開發年,前台灣電子遊戲機協會理事長,也是尚芳國際興業公司董事長呂坤謀指出,10年前他去參觀日本遊戲機公司,發現年營業額竟高達1,000億台幣,讓他下定決心,要從事這個高成長的產業。 無奈電子遊戲機產業被台灣政府視為特殊行業,設下種種管制,導致不僅政府賺不到龐大的稅收,產業規模也大幅縮小。幸好,台灣業者韌性很強,努力尋找出路。 他強調,遊戲機是一個創意性、娛樂性、高科技結晶的產業,必須結合機械、木工、美術、音樂、軟體、電子以及人機介面等技術,例如一台賽車遊戲機可以賣到30萬元,幾乎等於一台小車的價值,台灣廠商技術能力佳,可以「整車」銷售輸出,試問,過去20年,台灣政府保護的汽車產業,哪一家可以整車輸出(包含引擎自製),外銷到國外? 萬事具備,向上挑戰日本冠軍地位 正因為台灣的產業實力實在太過雄厚,即使日本領先一段時間,台灣仍有追趕的優勢。呂坤謀指出,在日本流行的投籃機,台灣業者就發揮創意,把籃框設計成可以左右移動,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反而大受歡迎,不但回銷日本,現在還可以舉辦海峽兩岸的國際比賽,深受青少年歡迎。 「台灣整體教育水平高,周邊基礎工業強勁,人力素質整齊,成本又比日本低,加上群聚效應發揮的最完善,在電子遊戲這個行業,最有機會取代日本。」呂坤謀篤定的說。 他進一步分析,台灣遊戲機廠商集中在三重、新莊、五股、樹林,方圓10公里內,有上中下游廠商,隨時要電子工程師、木工師傅、機械師傅支援,都沒問題;相對的,日本廠商群聚可能在方圓百里,而大陸廠商可能在200公里以上,台灣廠商的優勢由此突顯出。 另外,讓他充滿信心的是,電子遊戲科技軟體本身充斥著十足的文化色彩背景,就亞洲華人市場而言,中文電子遊戲機無疑是未來最大的市場,「如果以10分滿分來分級,日本目前是領先者,台灣有8分,包括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都只有2、3分,台灣已遙遙領先其他開發中國家。」 比下有餘,比上也正急起直追。呂坤謀強調,日本遊戲機產業已發展到一個瓶頸,加上製造成本過高,台灣要跟上日本應該不難。 未來5年是成敗關鍵 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黃齊元分析,從產業附加價值提供來看,各國企業可區分成幾種角色: 創新者:開拓尖端技術 組合者:製造代工 服務者:金融及其他促進功能 創意者:商業模式、工業設計、品牌行銷 整合者:跨地域、領域串連資源 台灣一直是第2類,想成為第1類,但又不具備相關條件,未來最應該扮演的是最後兩類。因為台灣是最多元的潮流匯集點,世界與中國大陸、西方與東方、新潮流與舊勢力、製造與設計、實體與數位、網路與無線、科技與文化,台灣都是交流的中心。 中國大陸的成長是跳躍、斷層的,台灣的經驗卻是延續、完整的,台灣有最傑出的IT產業,最有創意的華文人才,最有資格成為華人娛樂的「夢工廠」。問題是台灣沒有願景、不懂整合、不會包容,成為產業發展最大的絆腳石。因此,未來台灣有希望的將是「創新自己,整合別人」的產業。 數位內容也許是機會,如果以實體呈現,商用遊戲機不失為一種可發展的平台與產業,但機會稍縱即逝。李柯助與呂坤謀等產業領袖都認為,台灣要在未來5年大力發展商用遊戲機產業,藉著大陸商機崛起,超越日本業者,成為全球霸主。 如果錯失未來5年的機會,可能成為明日黃花,被大陸業者取而代之。現在正是台灣業者大顯身手的最佳時機,如果再不行動,也是機會流失的開始。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