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一季度,主要經濟體各都出現了強勁的增長。美國公佈的GDP折年率較上一季度增長了三•二%,按可比價格計算其一季度GDP同比增長了二•五%,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了三%。東亞那些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則報告了更強健的數字,大約是美國的兩倍。二季度增長勁頭很可能十分強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將全球GDP增速提高至四%。
問題是,從二○○八年下半年經濟崩潰到現在,復甦是V型的嗎?我認為,目前的經濟復甦是不可持續的。當刺激政策導致通貨膨脹的時候,利率必然隨之升高。這將導致全球經濟再次探底。我認為,二次探底或會在二○一二年出現。
這是因為,目前的復甦是由刺激政策以及相對較低的基數造成的。考慮到刺激政策的海量,經濟復甦其實並不能說十分強勁。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機所暴露的結構性問題,並沒有通過刺激政策徹底解決,只是被掩蓋起來而已。
宏觀預測之難
作為普通人,誰能知道世界上正吹什麼風呢?全球經濟總產值約有六○兆美元,人口超過了六○億。除了龐大的政府機構,個人根本不可能收集到所有資料並進行分析,進而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但是,政府機構效率又太低。等到它們發布資料或分析的時候,通常為時已晚。然後,一些政府機構會公佈一些「整理過」的資料,引起金融市場出現「理想的反應」。事實上,摸著石頭過河的人,經常被填鴨式的錯誤資訊帶入誤區。
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增加一些勝算。儘管全球經濟規模十分龐大,但它也是由價格體系所引導的。特別是跨國公司,在過去二○年裡,一直通過不同地區的生產成本差異來套利。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家公司或者一種產品,是有能力擺脫宏觀趨勢而動的。
刺激過度了
二○○九年年初,我曾預測,儘管大多數人都如履薄冰,但他們其實也都在想,等到年底一切都會好的。我想,在這場危機存續期間,世界各地的決策者寧可接受刺激過度帶來的副作用,也不會刺激不到位。於是刺激就真的過度了。
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如美國和英國,預算赤字都達到了其GDP的十分之一,歐洲和日本的赤字相當於美英的一半。世界各國利率都接近零。如果考慮刺激過度產生的效果,全球四%的經濟增速根本是小菜一碟。
二○一二年二次探底?
我試著按照最近的經濟資料,描繪出一幅和「市場共識」完全不同的圖景。我認為,目前的經濟復甦是不可持續的,而且很有可能會在二○一二年出現另一輪探底。
美國經濟再次依靠消費回升,它的增長所依靠的更多是儲蓄率的下降,而非收入的增長。也就是說,泡沫存續期間的戲碼再度上演。但是,美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低迷,未來的資產收益根本無法支援儲蓄率下降。
資料掩蓋了經濟疲軟的真相。與政府財政赤字的竄升相比,居民收入的增長微乎其微。美國家庭部門淨資產已折損了約十兆美元,近期股市上漲阻止了其進一步下降。但這是由於刺激政策帶來的樂觀的經濟前景。該勢頭是否能夠保持下去,目前尚不清楚。
儘管房價已下跌了三○%,但相較於美國的GDP和平均工資,美國的樓價仍然很高。美國住房價格可能還會下跌三○%。這一切並未出現,只是因為美聯儲一直維持零利率政策,同時通過收購全國抵押貸款總額的十分之一,降低抵押貸款利率。
這與以往並無不同,而且是否可持續仍值得質疑。與過去惟一的差別就是,中國的投資組合中,房地產專案支出遠遠大於基礎設施支出。這讓整個經濟更加脆弱。各地方政府仍然十分關注經濟復甦的持久力,非常不願意提高早已很低的利率。
儘管通貨膨脹似乎在各地都加速增壓,但大多數政府想強調的是,通貨膨脹水準仍然偏低,經濟活動水準還沒有高到使通脹增速的地步。我已多次指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中國維持如此之低的利率是一個錯誤,未來將為此付出一系列代價。
英國經濟更麻煩
澳大利亞可能是惟一出臺了正確的貨幣政策的國家,其央行調高政策利率至四•五%。這是高瞻遠矚的做法。澳大利亞的失業率比中國的要高,經濟增長率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但兩個國家通脹壓力相當。然而,澳大利亞的利率是中國的兩倍。
世界各地的經濟,看起來各有不同,但刺激政策扮演的核心角色是一樣的。大多數國家的政府指望刺激經濟復甦。正如我以前多次指出的,在巨大的泡沫破滅後,經濟體的供求兩方將會出現重大的偏差,調整只是時間問題。
試圖通過刺激重現高速增長,只會帶來通貨膨脹。一旦通貨膨脹導致人心惶惶,將出現快速緊縮,從而引發另一場危機。二○一二年,或許就會到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