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歐胡會之前,釋出人民幣可望升值的風聲,東亞匯市波動成為市場的焦點,由於人民幣兌換和匯出限制依然比較嚴格,對美元匯價並未出現預期的升值,滬深兩地股市卻已在市場瀰漫的升值預期中,強勁走升。
日圓和韓元卻因外資套匯熱錢湧入出現明顯升值,不過,因日韓經濟主要依靠出口成長帶動經濟復甦,幣值走升將不利出口成長的隱憂,導致韓國股市近期反彈相對弱,日本股市更是在歐美股市一片榮景中,出現再創新低的疲弱走勢。
所幸,同樣以出口產業的擴張帶動企業獲利成長的台股,在台幣因熱錢的湧入而升值之下,不但沒有步上日韓股市的後塵,反而出現續創新高的強勁彈升,除了是反映兩岸正式簽署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的政策利多外,縣市長選舉行情持續發酵更是主因。
台股在政策利多的支撐與政府基金的護持下,匯值與股價雙創近期新高,台股年度漲幅已經接近一倍,在重視向上提升庶民經濟指標的吳揆口中,自然就只是看到台股早春的訊息,沒有過不過熱的問題,離學者杞人憂天的資產泡沫化就更遙遠了,市場人士嗅出政策偏多的訊息,不全力做多更待何時。
全球熱錢押寶人民幣的升值趨勢,東亞貨幣隨勢而升帶來一波資金行情的機會,與中國市場高度連結的經濟體直接或間接的水漲船高也不意外,但是,一旦幣值被熱錢炒高而危害到出口產業的成長,或者資產高漲之後造成通貨膨脹的增溫,就必須提高警覺,避免重蹈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覆轍,央行總裁彭淮南再度對熱錢示警,意圖嚇阻外資投機炒匯,南韓金監會下通牒限制企業從事遠期外匯交易等控管,以及香港官方持續監控停滯香港的近千億美元熱錢,其原因都在此。
在全球金融海嘯對世界經濟的破壞餘悸猶存的時候,各國政府為了呵護經濟復甦的綠芽免受早冬風雪的摧折,寧願冒著資金氾濫成災的風險,也遲遲不敢將退場機制何時登場的議題搬上檯面,更何況國內還有一場關鍵選戰必須力求勝選的新內閣。
只希望吳揆「嗅到台股早春」的訊息,在答案揭曉之前,不會被解讀為台股是成熟的效率市場。其實現在大漲已充分反映預期中的利多,甚至連2010年春天可能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利多也已包含在內。否則,退而求其次恐怕就只能怪罪氣候異常,讓人誤將晚秋當成早春,或者處身國境之南的熱帶人們不懂下雪的冬季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