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與中芯訴訟昨(10)日達成和解,外資圈指出,台積電從中芯手中拿到約當3億美元市值,雖與當初11至20億美元的交涉金額有段差距,但與中國政府雙方各退一步,也算贏了面子,未來中芯將更「親台積電」,形成台積電、GlobalFoundries、聯電「三強鼎立」!

     港商德意志證券半導體分析師周立中表示,此案和解後對晶圓代工產業有3大意涵:一、二線廠商市佔率將急速滑落,並逐步被邊緣化;二、中芯將無法拿台積電技術去搶市佔率,客戶在高階製程將更倚賴台積電;三、原本現金部位就已困窘的中芯在必須支應2億美元現金給台積電後,在研發等資本支出上將更為弱勢。

     法銀巴黎證券半導體分析師陳慧明認為,看來晶圓代工產業整合趨勢已經確立了,對整體產業而言絕對是好事,由於未來中芯「T-like」的跡象會更明顯,幾年後將會呈現「台積電+中芯」、「聯電+和艦」、「IBM+GlobalFoundries」三強鼎立的局面。

     外資圈昨天對於台積電與中芯訴訟案和解的結果並不感到意外,盛傳中芯原本必需支付台積電11至20億美元的賠償金,但考量到中芯財務結構與中國政府介入,才改採「2億美元賠償金」與「10%中芯股權」的折衷方法。

     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認為,從帳面數據來看,中芯目前市值約10億美元,台積電拿下10%股權、約1億美元,加上2億美元賠償金、共計3億美元,雖然低於外資圈盛傳的11至20億美元的金額,但取得10%股權,等於取得進軍中國半導體市場極佳的戰略位置,「算是賺到了!」

台積電狀告中芯意圖竊取及不當使用台積電商業機密案,最後雙方以和解收場,但出乎市場意料之外的,卻是台積電不僅拿到2億美元現金,還取得中芯總共10%的股權。雖然台積電沒有在此刻進入中芯董事會的計劃,仍在觀望中國官方心態,不過台積電先一步卡住中芯,一來免除中芯被其他競爭對手併購的機會,二來步步為營佈建大陸營運據點,等於已是通吃大陸半導體市場。

     晶圓雙雄西進大陸投資建廠,均已有了明確藍圖計劃。聯電決定直接利用併購方式,合併蘇州晶圓代工廠和艦科技,原本市場以為聯電此舉技高一籌,但沒想到台積電鴨子划水,不僅跟著聯電腳後跟走,還直接搶下中芯這個灘頭堡。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好不容易打贏了和艦案官司,並讓聯電向政府申請登陸,眼見政府即將要放行了,這段時間已經讓聯電付出了不少代價。但沒想到,聯電的佈局卻幫台積電開了另一條路,讓台積電在跟中芯談和解時,沒有如外界般要求高達10億美元的賠款,而是要求10%的中芯股權。

     看起來,中芯要將股權交給台積電,可能會牴觸台灣法律,但因為有了聯電接受和艦15%贈股、最後聯電遞件合併和艦的這條路,台積電自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只要聯電合併和艦案一通過,台積電取得中芯10%股權就沒有理由不通過。

     台積電雖然不介入中芯董事會及營運,但有條但書,就是有關股權比重變化的議案,台積電可以投票否決,這個做法就等同於是卡死了中芯,未來其他晶圓代工廠若想買下中芯,台積電這一關就決定是過不了。而此局棋的最終目的,很有可能就是由台積電出面直接吃下中芯,成就兩岸合作建立最大半導體廠的大夢。

     但台積電為何還沒有任何併購動作?其實,台積電也正在密切觀察中國政府的態度,畢竟中芯是中國扶植半導體產業的最佳樣板企業,中芯告輸了台積電,中國政府面子上的確掛不住,所以台積電現階段自然按兵不動為宜。不過,以台積電的龐大規模,至今只在上海松江設一座小小8吋廠,當然就是步步為營,看有沒有機會可以撿現成。

     這回中芯已落入台積電囊中,中國如此龐大內需市場,當然商機無限,如中國電信業者力推3G及上網本,數位電視亦成全球最大市場,因此,只要好好運作及盤算,台積電當可全面通吃中國晶片代工大餅。

     而對聯電來說,西進大陸的最快方法,就是把和艦整個併起來,但合併和艦只是其中之一,因對操盤手曹興誠來說,不僅要吃掉大陸晶圓代工市場,未來還要以和艦為基地,大搶中國各地方政府LED及太陽能電池的標案,讓聯電未可藉由大陸龐大內需市場動能,提升聯電的獲利能力及投資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