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較正式的名稱為「私募股權基金」。以資金來源而論,只要不是從公開市場、向不特定的大眾募集而來的資金,都稱為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的類型包括創投型、成長型、企業重整(Reorganization)型、槓桿併購型(Leveraged buyout)及資本重組型(Recapitalization)等。

私募基金原則上尋找具有成長潛力的公司併購,透過改善管理、提高經理團隊績效、善用財務槓桿、提升現金流量、擺脫上市公司追求短期性績效的壓力,著重長期性的成長,經過長期的改善後,以較高的價格轉售或重新上市出脫持股。

隨著私募基金規模日益擴大,半導體產業趨於成熟加上許多公司股價遭低估,私募基金亦將將眼光擴及半導體產業,儘管2007年四月Carlyle(凱雷)集團有意收購日月光半導體案最終破局,但仍給我們半導體產業因應全球化競爭的一些省思。

過去歐美半導體公司發展歷程,除了靠人才所擁有的技術能力起家外,資金來源則靠創投資金挹注,公司的成長目標即在那斯達克上市。半導體的行業特性由於具備專業門檻高、景氣變化快速,而且投資金額龐大等特色,過去私募基金向來對此產業無能力也無意願介入。

隨著全球半導體業進入競爭劇烈、獲利下滑的成熟期,加上走向奈米製程所需研發、設計、製造的投資金額投入皆是龐大投資,非小公司可以承擔;而半導體終端需求端少有所謂殺手級應用出現,產業兼併洗牌已蔚為趨勢,私募基金此時介入,視為適當時機的商機。

私募基金投資主要選擇屬於成熟產業,同時具獲利能力及一定技術能力,營運規模或已國際化的企業,通常該企業及其所屬的產業環境已經發展成熟,而發展迄今已超過半世紀的半導體產業即是如此,由1990年代中期動輒兩位數字的年複合成長率迄今已呈現個位數成長。因此,近年來半導體產業屢屢成為私募基金投資標的,2006年KKR集團為首的私募基金介入NXP(前飛利浦半導體事業群)、Avago(前安捷倫半導體事業群)以及黑石集團等買下Freescale(前摩托羅拉半導體事業群)均是例證。

換言之,在產業技術日趨成熟且競爭亦趨於激烈的半導體產業,隨著研發投入成本漸高,部分半導體公司無法負荷或營運考量,半導體業者大多負債比例較低,對於私募基金操作槓桿融資十分有利,引進或吸引私募基金介入的趨勢將更為明顯。當然,值得探討的則是私募基金介入的公司未來發展結果如何仍須時間作見證,有些私募基金介入的半導體公司亦有呈現營運不穩或衰退,有些半導體公司則是重新振作營運因而日漸上軌道。

對私募基金入主的企業而言,從原來限制重重的公開市場轉為私有公司,無需顧及公開市場及投資大眾的反應,對公司決策階層無疑是一大誘因。例如NXP近期買下Silicon Labs手機行動通訊部門,同時也將公司佔營收相當比重但策略價值較差之Cordless handset部門售予DSP Group,無須擔憂資本市場評價,增加企業管理者之決策彈性。同時,引進私募基金的方式增加公司營運上的靈活度,解決政策限制無法前往大陸投資問題,或是進行跨國性或地域性企業版圖擴張,讓公司有機會重塑品牌或公司定位。

由於私募基金為私有基金的操作,被收購的半導體企業本身而言,可以規避公開上市的資訊充分揭露,只要取得大股東的同意,其企業策略的行使能更為彈性。尤其,當企業價值認為被低估時,企業主亟需尋求企業價值提高時,企業對於此種操作模式並不排斥。

加上私募基金若採取「管理層收購」模式,原有的經營團隊仍繼續經營企業,由私募基金提供財務支援,透過私募基金集團內的網絡關係,取得訂單或重要技術等,皆有機會提升企業競爭力。儘管如此,私募基金代表的是資金的來源與客戶的網絡關係的連結,私募基金入主對企業仍有利有弊(如重塑公司定位取得商機或承擔更高的財務風險高負債比),不見得是萬靈丹,企業仍須持續經營其核心競爭力才能長久經營。

近年私募基金入主半導體產業當然也會引發一些效應。舉凡如部分跨國研發計畫生變:由ST、Freescale和Philips在法國成立的Crolles 2聯盟,至2005年底已投入14億美元係針對CMOS製程(90nm-32nm)進行聯合研發和商業化,但因Freescale和NXP(Philips)分屬不同私募基金手中,也使得此研發計畫因新東家入主計畫撤手而命運多舛。再者則是,私募基金入主後相關半導體業者也需正視夥伴關係的轉變,長久經營的客戶關係勢必也將面臨新挑戰和新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