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行情溜滑梯,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陡降,金管會近期陸續放寬RBC限制,紓緩RBC下降速度;上市壽險族群近期密集募資,企圖拉升RBC水位,展開自助人助的「RBC抗跌大作戰」。
國內壽險公司今年來因匯損及資產減損壓力,RBC下滑壓力持續升高,面臨強大增資壓力。金管會在10月底宣布放寬RBC計算公式,其中,放寬股票跌價損失認列比率由100%降至50%,但期限僅到今年底止。
法人分析,以9月底各壽險股公司每股淨值來看,僅國泰金(2882)旗下國泰人壽尚有34.5元,維持在10元以上,其餘皆已跌破面額,且10月、11月台股持續下挫,各壽險公司增資壓力有增無減。
若以大盤9月底指數5,719點來看,迄今又跌了23.82%,保險局日前因此再提出救壽險業措施,包括股票未實現損益僅認列20%、重大事故準備金到2009年底皆可視為自有資本等。
法人表示,RBC是衡量保險公司在其承擔的風險及規模的考量下,所需的最低資本額。目前主管機關規定保險公司需半年公布一次RBC,且保險業RBC不得低於200%,未達此標準者,不得分配盈餘,主管機關得視情節輕重作其他必要的處置或限制,甚至還可能遭到接管。
法人預期,若股市持續下跌,金管會仍可能進一步放寬股價跌價損失認列標準,以避免大型壽險公司增資壓力。有壽險業者就主張,乾脆直接根據持股成本來認列。
然而受到股市下跌影響,壽險股股價大多表現不佳,也直接影響到壽險股增資計畫。像國泰金(2882)及富邦金(2881)今年就全數認購旗下壽險子公司增資新股,較可擺脫股價波動的壓力。
台灣人壽(2833)則因一度想公開募集資金,現金增資案作業一波三折,最後仍告失敗,除處分不動產增加公司淨值外,也將改以發行私募次順位公司債方式對外募資。
近期各壽險股上市公司仍在密集籌資中,國泰金預計發行200億元次順位債券,其中150億元就是要挹注國泰人壽,認購國壽所發行的私募甲種特別股增資新股。
國泰金策略長李長庚說,此案尚在準備中,希望年底前可完成。
中國人壽(2823)也即將在本月19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通過總金額43.75億元的私募現金增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