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台股激烈震盪,修正逾千點,最後一周雖演出強勁反彈,但12月第一個交易日,買盤清淡,成交量不到900億元,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惟再殺低意願也不高。分析師指出,台股提前落底,在FED降息有望、外資賣超減緩、集團作帳下,補漲可期。
昨日的台股觀望氣氛濃厚、追價力道不足,午盤過後指數翻黑,終場小跌2.56點,未能站上8600點,成交值縮成898.04億元,為六個月來新低。
三大法人中,自營商與投信持續偏多,外資則小幅賣超27.2億,三大法人合計仍買超台股2.03億元。
匯豐中華投信表示,台股經過11月的大震撼教育後,市場信心是需要時間整理,但就過去經驗來看,12月台股是一年內表現最好的一個月,且目前台股本益比來到11.88倍,更具吸引力,加上選舉題材加溫,也讓12月行情不看淡。
領先大盤 40檔個股站上月線
根據統計,大盤雖遲遲未站上月線,但到3日為止,已有40檔個股領先大盤站上月線,且同時三大法人近一周來同步買超操作,而其中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千張以上前22檔個股中,3日的收盤價也比過去20日平均收盤價要高,股價在三大法人買超拉抬下,已有表現。
例如,金控股的元大金,過去一周來,三大法人合計同步買超近四萬張;此外,國巨、華新、台企銀、瑞軒,三大法人近一周都是同步買超萬張以上;還有台塑集團下的電子股南電、華亞科,和南亞,以及跌深的IC設計股智原、聯陽、晶豪科,還有曾示股王的伍豐,都開始見到逢低買盤進場。
分析師指出,外資減少賣超,投信又開始加碼,加上集團作帳啟動,預料台股12月表現不差,尤其在11日降息預期下,國際股市止穩可望帶動台股反彈,短線逢拉回可偏多操作,不過,相形之下,中小型股比大型股有表現。
匯豐龍鳳基金經理人黃世洽表示,昨日台股出現不到900億元的急凍量,反而對台股有利。顯現波段低點不遠,在基本面依舊強勁,此時有機會築底,投資人可開始擇優布局。
基本面強 可開始擇優布局
復華投信則認為,次級房貸風暴引發全球股市信心不振,但最緊張的時間應已過去,隨著日幣回貶、外資出現久違的買超,台股大盤似有築底的跡象。未來最重要的觀察指標為美國感恩節假期的銷售情況,尤其美國經濟景氣對台灣電子產業的影響頗大,故仍需密切留意次貸風暴對製造業及消費支出之影響。
以台股的主要類股來看,電子業仍受美國景氣影響,應持續觀察感恩節及聖誕節假期的銷售狀況,而以目前的產業能見度判斷,明年第一季可望淡季不淡的族群有中小尺寸TFT及覆晶基板等。
而中國收成股及原物料股則因為中國調控政策陸續出籠,使得近期中國股市回檔較深,短線可望跌深反彈,預估奧運前建設需求及奧運內需都可望持續支撐中國股市。
新光投信綜合研究部經理謝學雲表示,台股上周在美股反彈及外資回補之下,隨勢而上出現強彈,站回年線及上升趨勢線,若成交量可逐步放大,台波段跌點達1658點,以反彈1/3及1/2計算,有機會來到8750-9000點,若成交量無法放大,則將維持年線附近震盪格局。事實上,全球資金充沛才是股市最大動能,美元持續走弱使全球資金大量流往亞洲,新台幣則在央行引導下走升,整體資金面相當充沛。
進入12月,集團作帳行情啟動,昨天包括亞東、台塑、台聚、統一、神通、鴻海等集團股多有強勢表現。依往慣例,12月集團股表現平均優於大盤,傳產集團股又優於整體集團股,本月包括亞東、台塑等集團股表現應可期待。
永豐金投顧指出,過去五年12月台股平均漲幅約3.77%,其中集團股約上揚3.92%,而以傳產為首的集團漲幅更高達7%水準,因此包括台塑、亞東、國泰、新光、台泥等傳產為首的集團股,年底作帳行情值得留意。
昨日盤面漲勢最平均之集團就以亞東、台塑、台聚表現較佳。亞東集團有裕民、遠東銀、東聯三檔漲幅在3%以上;台塑集團則有南亞、南科、南電漲幅在2%以上,而台塑、華亞科也有近2%漲勢,表現頗為整齊;至於台聚集團則有台聚、亞聚、台達化三檔漲幅在半根停板以上,其中,又以台聚漲停最為強勢。
在電子股方面,鴻海、聯電兩大集團為市場焦點。鴻海集團包括建漢、首利、廣宇漲幅逾2%,不過鴻海、鴻準、群創皆收黑,整體表現平平;聯電集團則有聯發科、聯陽、盛群、互億表現強勁,惟整體漲勢也不如傳產集團。
法人指出,34號公報上路後,原本依成本市價孰低法的轉投資評價方式,已改為公平市價,依性質不同將影響捐益表及股東權益表。簡單而言,過去以市價、成本較低者評價的「保守」方式,集團的誘因是將市價拉高至成本之上,而新公報上路後,市價越高、評價將跟著反應,集團更具作帳誘因。
不過法人也提醒,部分集團主要控股公司,是以權益法長投方式持有,認列方式是以子公司的盈虧表現認列損益,和市價無關,集團未必非要作帳,視之為題材即可。因此,作帳行情成為市場期待、近年12月確有買盤投入,但追價前仍應考量基本面及其他影響股價因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