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沒有不冒風險的。風險愈高,意謂未來績效波動愈大(i.e. 不是大好就是大壞);風險愈低,意謂未來績效波動愈小(ex. 放定存利息很低,但銀行倒掉的機會也很低)。

任何投資在未來出場之前,都沒人敢保證結果是好是壞,即使是績效卓著的哈佛大學校產基金,一樣會踩到爆掉的避險基金(該筆投資在 2007 年中虧了 50%,不多 -- 3億5千萬美元,合約一百多億台幣)。但是,這並不會動搖哈佛的"國本",因為其經理人做到「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這個風險分散的動作(哈佛校產基金約 290 億美元)。阿拉伯王子瓦里德的投資裡,即使遇到虧損的筆數比獲利的筆數多,他的長期獲利依然可觀。他們的投資動作積極,卻同時做到,受傷時只傷皮肉不傷筋骨。

怎麼做的?在凱利方程式這個公式中,顯示出虧損控制良好的操作,可以克服勝率低於五成的缺陷。對非專職投資人而言,精進本業可預期的報酬率絕對是最高的,而投資的部分,我們傾向在規劃上取得較簡單但預期又比定存豐厚的投資策略。

但是,方法再怎麼簡單,當進場點不漂亮時,投資績效也較不理想(但長期預估還是會比定存好)。例,在景氣高點進場買股票,即使虧損控管良好,整體績效也會差上一個景氣循環(短則一~二年,長則三~五年)。

所以,一個穩健的投資在出手之前,手上能先拿到好牌是最好不過。下面是投資必備的三張好牌:

一、瞭解市場大循環的週期

二、資金配置與停損

三、時間與耐心的拔河

【瞭解市場大循環的週期】

諸葛孔明能借到東風不是因為他有神力,張良「運籌幃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也不是因為他有千里眼、順風耳,牛頓更不可能異想天開靠著一顆掉下來的蘋果就推導出萬有引力公式,他們靠的是紮實的基礎科學、靠的是正確的情報、靠的是對局勢的正確認知。

農夫有本事看天吃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整個完整的節氣週期。同樣的,投資要有穩健的收成,抓大循環波段獲利是最基本也最容易,只是,這也要投資人對該市場有簡單但正確的認識。雖說未來市場的走勢和過往絕對不同,但在人性貪懼與人類世界有重大變革之前,物極必返是千年不變的,漲多必跌、跌深必漲。

什麼是簡單但正確的認識?我們先舉個例子。

趨勢在轉變之前,相關的徵兆會出現(所謂「國之將興,必有祥瑞;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不知各位有無觀察過,如果每下一次雨,之後的氣溫明顯感覺漸次比前一次高,那表示春臨日暖,夏天快到了。相反的,如果每下一次雨,之後的氣溫明顯感覺漸次比前一次低,表示秋臨天涼,冬天快到了。農民曆上廿四個節氣,講的就是徵兆。廿四個徵兆就能做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穩健投資更簡單,金融界上百種指標,我們只要找幾個適合自己用的即可。非專職投資人要化繁為簡,把重心放在自己本業,犯不著和專業經理人較量,用下駟對上駟是不智之舉。

投資要有春天,就必須看到寒冬。對投資人而言,有各式各樣的金融指標當做市場溫度計,我個人慣用四個簡單的觀察指標是:利率、匯率、人力資源分佈與流動、政府政策,其他的衍生參考的則是:「市場的市場」、產業龍頭股的財務支出動向、散戶人氣變化…。下面是我個人對這些指標的看法,如需更精確的定義,請自行閱覽專業書籍。

一、利率:

政府用來對付通貨膨脹的工具。利率上揚有二種可能,一種是景氣好、百業興旺,這時期的股價也是隨步上揚。這種時機,當利率停下一段時間不動時,表示景氣熱度開始放緩,這對股票投資而言是種警訊。美國是全球龍頭,所以 FED 對利率的態度是很重要的指標(我的觀察期是利率離上次調高後再隔一年後無上揚跡象時,已開發國家的股票拋掉,剩下的魚尾留給別人)。相反的,當景氣不佳時,政府就會降息刺激生產與鼓勵消費,我在這個時候是在挑市場,準備逢低佈局(物極必返,跌深必漲,便宜貨此時不撿更待何時?)。利率上揚的另一種可能是反應原物料嚴重短缺產生的通膨(ex. 以往的石油禁運、現在新興國家搶資源),以目前資金與物流全球化的開放程度,我個人覺得這部分可以參與投資,但無須擔心嚴重惡化(未來另文說明,主要是美國在重新配置全球資源)。

二、匯率:

政府用來控制國家生產競爭力的工具。靠出口維生的國家莫不利用壓低匯率增加該國商品的競爭力,先有日本、繼有亞洲四小龍、現在的大陸都因此獲益興起。但後來皆遭國內通膨與國外抵制,日本被亞洲四小龍取代,四小龍又遭大陸等新興國家取代,同時,被取代的國家也進行產業升級。從匯率的變動,我們可以推估產業價值鏈的移動趨勢。例,大陸生產成本提高、低價值產業受匯率波動影響就大,這些產業很自然就往更落後的區域(ex. 越南)移動。同樣的,對四小龍這種半舊不新的開發中國家(匯率已經被強迫"升級"過的),匯率的變動可以看出該國競爭力處於何種狀態(景氣不好時,自然是把匯率壓低;景氣好時,熱錢大量流入,匯率自然拉高)。

三、人力資源分佈與流動:

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與它所仰賴的人力素質有密切關連。美國靠的是各種技術與服務的創新(i.e. 腦力工業),如何每年從各個國家吸收來的大學生、研究生加以培訓並讓他們留在美國為其所用是很重要的。所以,只要高級人力繼續往美國流動,我就不會擔心美國競爭力一蹶不振(連大赦邊境非法移民對美國都是短空長多)。近幾年的英國經濟之所以這麼熱,也是因為它大量開放薪資便宜的外籍技術人員。而勞力密集產業,則靠年輕人力豐沛的新興國家撐場(所以,不用擔心大陸跌倒就爬不起來…13 億人口就算有八成無工作能力,它也還有 2.5 億個勞工)。至於日本這類國家,腦力工業強卻面臨人口老化與新生代不足,且它有人口鎖國的政策,等於是人口資源停止流動,這是一個缺陷。另外,像已開發國家也有景氣蕭條的時候,這時身處該國的外籍腦力因裁員而歸國發展(i.e. 所謂的海歸派)的話,也能帶動該落後國家的進步。

四、政府政策:

一個國家的政策對其國力影響之大,不可不知。例,美國仰賴國外高級人力甚深,則它對外國移民的態度就很重要。德國是太陽能發展大國,那它對太陽能推廣補助的態度就很重要。大陸的新勞工制度則會把低價值的產業鏈趕到更新興的國家及其內陸(這也是大陸為何要大力發展其公共運輸系統 -- 沿海富起來了,如果不把內陸拉拔起來,大陸會內亂)。至於從共產鐵幕解放出來的國家,只要不回到鎖國狀態,其市場大跌都是撿便宜的地方(它們的各種資源相較於已開發國家而言,實在是太便宜了。輸出的人力會匯錢回國、在當地發展的工業會帶動經濟、未來在國外學到技術的人又會把技術帶回國、…)。只要注意這些大政策即可,剩下的,在該國發展的人自然會幫投資人想辦法(想致富是舉世皆然,你藉由投資幫他出資,未來他自然會幫你賺錢)。

五、「市場的市場」:

對東歐、拉美、東南亞這些靠出口維生的國家(i.e. 輸出國),只要它們的"頭家"沒事,就不用擔心這些輸出國的未來。例,之前從泰國開始爆發的東南亞金融風暴,股匯市貶到不行,但是歐美這些頭家並沒受到多大影響,所以,後來東南亞國家又站起來了。近日,馬來西亞的選舉動盪對投資人是好是壞?它的人口結構沒有因此改變,它的各種天然資源也沒變,它的出口市場也都在,那它會因政爭一蹶不起嗎?同理,一旦歐美已開發國家景氣衰退時,這些靠出口維生的國家也難免遭池魚之殃(反映在股市則會先經歷暴衝再重摔的振盪,新聞會看到股債平衡的論點)。

六、產業龍頭股的財務支出動向:

當景氣熱的時候,類似台積電等全球性大廠宣示要建廠擴張,你不要理這種報導(宣示不表示一定會動工)。可是景氣正熱,它們卻講要降低支出時,你要注意(所謂春江水"冷"鴨先知)。支出擴張有損盈餘,如果景氣反轉,反對股價不利。至於小公司的宣示,除非你要跟著炒股,不然碰都不要碰!(威盛股價最高超過五百元、博達有三百多、益通、伍豐破一千、…,各位可以查它們現在的股價。) 產業龍頭與上游產業算是很敏感的市場溫度計,因為全球市場資訊都會往它們匯集,它們的動向甚具參考價值。

七、散戶人氣變化:

這個是比較沒有系統根據的指標,但卻很容易從生活週遭就可以觀察得到。當週遭的人談論投資的比例提高時,市場絕對不會在谷底,這時候配合市場指數的位置可以驗證。當人群與新聞媒體開始快速炒作產業輪動時,表示市場資金已經出現短缺,必須分著玩(這時候就算不離開市場,也得提防成為最後一隻白老鼠了)。當平常不碰投資的人也開始問起基金、股票時,腦袋裡的警鈴一定要響起 -- 連沒經驗的人都認為可以投資的時候,這已經違反常理了,物極必返。

上述七個指標的影響並非獨立運作,短期有可能有加成效應,也可能互相抵制,但長期上的趨勢則是八九不離十。

也就是講,這些市場溫度計雖然不能讓你預測短期是漲是跌,卻能明確讓你知道市場的春夏秋冬(i.e. 景氣循環週期),這時候即使在秋天看到一群人還在穿短袖(ex. 各種股票市場熱炒、散戶瘋狂搶進),你也會記得要準備冬衣(i.e. 從高風險標的逐漸轉進低風險標的),能做到這點,重感冒的機會就比別人低(i.e. 高檔套牢,多殺多的時候,三年的漲幅有可能在一年內跌完)。之前的「擦鞋童理論」只是讓投資人看到市場瘋狂的程度,而這些市場溫度計則是讓投資人更明確看到市場風向球的變化。同樣的,當市場仍是風聲鶴唳、氣氛一片低迷時,投資人也可以根據這些市場溫度計的變化,早一步佈局。

所謂逆市操作(or 價值投資…),並不是指富貴險中求(大部分散戶而言是這麼看的),他們是有所本、是已取得好牌才動作。他們能透過市場溫度計去掌握好牌,非專職投資人也能。

瞭解市場大循環的週期,只要掌握一個精神 -- 物極必返。不用刻意去死記那些數字,而是去習慣那幾個指標的存在,並在數字反轉時做反應即可。如何反應?且留待未來論述。

【資金配置與停損】

承上篇「穩健投資必備好牌一」,即使感覺得到市場週期的變化(季節的轉變是一連串漸進的轉換,而非一覺醒來由冬天的 15°C 變春天的 25°C),也不表示萬無一失(夏天難免有冰雹,冬天也會有颱風,大多數人也料不到美國的「911 事件」)。

投資敗在人性面對虧損的試鍊,不下於對市場的無知。我們可以按加法,增加一連串專業訓練對市場做更精確的掌握(i.e. 除平時本業工作、照顧家庭外,再擠出額外時間進修),也可以轉個彎,按減法從出手的方式降低鉅額虧損的發生(ex. 降低單次出手金額與學習賺大賠小,總比面對「套牢卻無計可施」這種壓力來得輕鬆)。

這個系列是針對非專職投資人而寫,與其按加法難行,倒不如按減法易成,因此實務做法自然往後者設計。所以,這篇要介紹如何規劃資金配置,一方面節制虧損,另一方面有策略性進場。

一、停損金額的量化:

投資案例上,有一種狀況會讓投資人進退唯谷,就是進場後面對帳面虧損,不知要停損或向下(愈)攤(愈平?)。停損是實現虧損,讓人狠不下心,要向下攤平卻又沒多餘資金。例,某甲只準備 100 萬的資金,趁某股王衝破 1000 元大關後回檔修正,此時投資人在 700 元買了一張,沒料到一凹還有一凹低,觀望到最後股價只剩 450 元,帳上虧損 25 萬,要出不出都不是,夠尷尬了吧?不要以為只有股票會這樣,基金被清算的比比皆是。

再想想,某個標的長期看好,可投資了一百萬卻賠掉五十萬,這樣賠多不多?對只有這一桶金又月入五萬的人可能會成天焦慮難安(要漲一倍才能打平虧損,要等到何年何月?),甚至影響工作(如果又是借貸投資…)。但對於有數千萬資產且有固定收入的人,他的氣就可以比前者還長(就跟哈佛校產基金一樣)。

一般鼓勵客戶把錢拿出來投資的理專或業務員,會從市場遠景與預估報酬率有多少來加強投資人出手的決心,但卻少有強調投資失利的下場。我們對停損金額的量化,也就是在衡量自己對帳上虧損的忍受度。

在量化之前,有幾個名詞要解釋,分別是「預估最小基本支出」、「預估可投入資金」、「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

例,如果規劃三年後必須買車,60 萬的車就能用的話,自然 120 萬的開起來更舒適。那在規劃上,再怎麼賠都不該讓本金低於 60 萬,這 60 萬就是一種「預估最小基本支出」。如果投資人在出場之前,預估可投入的資金是 80 萬的話,那「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 = 80 萬 - 60 萬 = 20 萬。當帳上損失額度已到達「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時,沒有第二句話 -- 停損出場!

至於「預估可投入資金」,則是投資人為此需求而節餘下來的錢。這部分有可能來自第 n 桶金、每個月薪水固定存下二~五萬、從信用擴張出來的額度(i.e. 借貸)、…。上例的 80 萬「預估可投入資金」的組成可能是現有資金 50 萬 + 未來存每個月二萬元持續一年半(2 萬 * 18 個月)。

當然,我們都希望 80 萬本金可以因投資而變成 120 萬,但如果現實失利而帳上虧損達 20 萬的話,我們必須為那 60 萬基本需求而停損出場,因為在策略上,我們不該影響「預估最小基本支出」,否則違背我們所設定的目標。

我們賺的每一分錢都有其用途(ex. 開門七件事、交通運輸、居家置產、兒女教育、退休支出、…),這些用途就是這裡所謂的「預估最小基本支出」,每個人的未來就是藉由填滿許許多多的「預估最小基本支出」來豐富自己的人生,並藉由本業加薪與投資等管道適時向上修正(有幾分能力過幾分生活)。當投資人在心態上是「先求有、再求好」時,就不該被"叫猩猩送早餐、用象鼻盪鞦韆"的廣告催眠而涉入過度的投資風險,也不該對停損猶豫不決。

二、資金配置:

資金就像圍棋的棋子,投資是要佈局的,不是錢投得比別人快、比別人集中就一定會贏(棋子撒下去,不是吃人,就是被吃)。所以,佈局之前得對指數盤勢有基本的瞭解,而這就涉及到我們在前一篇講到的,要對市場大循環的歷史週期(i.e. 相鄰二個指數高點間隔的時距)有所認知。

逆市操作講的就是在相對低檔進場,假設某個市場的歷史週期平均是五年(多三空二),期間最長的一次是七年(多四空三),而你觀察到指數離上次高點大跌三成且時間點過了一年,市場的溫度計(ex. 利率)卡在相對低點很久也沒往下調的跡象,這時如果要投資的話,資金要如何規劃?

這裡提供幾種大方向給讀者參考,各位可以從中修正找出適合自己習性的做法。

配置一) 單筆梭哈,多次停損:

這適用於身上已有一筆資金又手癢想玩梭哈的人。將「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分成 n 筆較小停損金額,帳上虧損達較小停損金額時出場觀望,待下個時機再進場。

配置二) 定額定期,按時距規劃每次投入金額:

這個適用在每月有固定收入的上班族或有一筆大資金卻不想玩梭哈的人身上。因該市場的歷史空頭是二~三年,我們處於空頭第一年,則資金分配成 12 ~ 24 次/筆來投入,以期市場續跌時可將成本有效壓低。如果擔心市場的空頭大於歷史週期的話,則可再放大投資的月次(i.e. 每月投入的金額更低)。

一樣,帳上虧損達「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時,該規劃停損。

配置三) 定額不定期,按跌幅規劃每次投入金額:

這個也適用在每月有固定收入的上班族或有一筆大資金卻不想玩梭哈的人身上。前面提過,根據以往的歷史,以已開發國家或大型股指數為例,向下大修正約可達歷史最大波段漲幅的二~四成。以新興國家或中小型股指數為例,向下大修正約可達歷史最大波段漲幅的三~七成。如果這個市場的歷史跌幅修正達七成,則我們可預估現在進場,未來可能還會往下修 歷史七成 - 現有三成 = 四成。

所以,我們可以把資金分配成 8 ~12 筆,每往下跌 5% 即投入一筆資金,以期市場續跌時可將成本有效壓低。同樣,帳上虧損達「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時,該規劃停損出場。

上述三種配置例子是舉例說明如何節制虧損,其中第二種與第三種更適合需要每天好眠的非專職投資人,因為市場愈跌,他的投資成本可以壓得愈低,未來市場上揚時,他可預期的獲利會更漂亮。事實上,這是提供非專職投資人在初次進場時,能夠有一個比較有利的切入方式。逆市場操作比的是投資人那口氣,當投資人的氣長時,屆時景氣翻揚,市場指數會還你一個公道。

港商大富李嘉誠在接受商業週刊專訪時,提到他有 90%(的時間)在考慮失敗這件事。所以,進場之前,我們也是先量化預估可虧損金額 -- 先想想我輸得起嗎?我能輸多少?因投資產生的虧損,絕對不能影響未來生活,因此導致家庭失和是最不划算的。這篇強調一件事:「輸不起的錢,絕不投資!」

相較於「勝率分析」的觀點,這篇反其道而行,想贏之前先想輸,我們先評估自己對預估虧損的承受量 -- 連輸多少都在投資人的掌握之內時,還有什麼好慌的?

萬一,投資人這二張好牌都沒拿到,怎麼辦?沒問題!往後會再介紹如何透過時間的加持,把一盤沒有好牌的局玩到贏!

【時間與耐心的拔河】

投資用時間長短來區分的話,基本上可以分成二大類:到處撒網與到處設魚筌。

一、到處撒網指的是投一筆錢進去,隔個三、五個月還沒獲利就出場再找下一個標的,或者小有獲利就出場,然後再重新撒網(i.e. 拉回再買)。這種方法在賺錢的時候叫配合產業輪動賺價差,在賠錢的時候叫追漲殺跌。這種方法,資金週轉率較高。

二、到處設魚筌指的是同時投資許多標的,平時不去管它們,一開始有魚在裡面也不抓(魚小獲利也小),放著魚長大(獲利可觀)時才回收。這種方法,資金週轉率較低。

對非專職投資人而言,短線操作容易,抑或長線操作簡單?我想,從「20/80 法則」裡,我們很清楚多數散戶的結局 -- 短線操作老淪於追漲殺跌,長線操作又常常耐心不足。這裡想要引導非專職投資人往輕鬆的方向獲利,所以,穩健投資必備的王牌之三,則是我們的耐心。

因為我們可能會面臨指數的長期盤整,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最是消磨人心。當長期處於無法獲利的狀態時,往往是投資人放棄市場,而非市場放棄投資人。然而,一旦離開市場就表示你放棄獲利機會。

以台股指數為例,民國 89 年初台股自萬點崩盤,其後約有五年的時間,指數盤桓於 4000~6000 點之間。以我們在第二張王牌中的規劃方式,從指數高點下跌三~七成後開始定額定期下來,我們的平均成本粗估在 5000 點左右(實際上會更低,因為淨值愈低,買到的單位數愈多)。如果這五年熬過了,從 95 年開始脫離盤整到近萬點,7 年下來報酬率約 100 %(年化約為 10%) 。

前面提過,透過市場指數的自動汰換機制與時間的加持,市場會還給你一個公道。台股指數是魚,我們下一個魚筌,更甚者,我們把魚筌(i.e. 資金)分散到其他連動性負相關的市場的話,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大魚可收。

茫茫大海裡撒網是主動找魚,但魚不一定乖乖等你。可到處放魚筌,景氣循環會自動將魚筌裡的魚養大。對非專職投資人而言,方向對了,就請耐心等候,時間將會為你的獲利加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