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過去石化工業景氣七到九年一個循環的經驗,2006-2007年應該是景氣反轉而下的時刻,然而由於新興國家的石化原料的需求,支撐了石化工業的景氣,石化工業在膽戰心驚的情形下,度過豐收的一年。2007年的石化工業是變化多端的一年,原油價格高漲、汽油價格機制爭議、中國、中東新產能、石化中下游產品價格調漲問題,都是2007年產業界面臨的難題。
去年原油價格漲到每桶90美元,石油腦價格漲破每噸800美元關卡的影響。2007年原油價格由年初每桶60美元起漲至10月突破90美元,石油腦價格更是由年初每噸560美元,漲到每噸853美元,漲幅達到52.3%。
2007年12月石油腦合約價達到880美元,由於乙烯現貨價格只有1,250美元,中油公司宣布將降低煉量減少損失,如果石油腦和乙烯價格價差維持這個基礎,可能侵蝕上游石化公司2008年的利潤。
觀察2006年至2007年底石化原料價格的表現,發現乙烯丙烯等上游原料比2006年只有不到1%的漲幅,但是中游產品PVC(漲幅23%)、LDPE(漲幅27.5%)、PP(漲幅13.2%)、EG(漲幅96.3%)等產品都有13%以上的調漲。
中游產品公司如台聚、福聚、東聯等公司2007年營業利潤都是近年來的高峰,其中尤以沙國SABIC 的EG廠故障停產半年,EG價格飆漲,直到2007年底EG價格高達每噸1,620美元,生產EG的南亞和東聯公司2007年事豐收的一年。
在大部分石化原料價格高漲的情況下,PTA算是一個特例,2007年原料價格上漲,但PTA價格卻反而下降10美元,因此生產PTA的廠商:中美和、東展、台化、INVISTA 在PTA事業上都遭受損失。
2007年5月台塑六輕完工,我國乙烯產能達到408萬公噸,估計乙烯產量增加25%,達到360萬公噸,估計丙烯產量增加29%,產量達到272萬公噸,六輕本年同時完工的SM、丁二烯新產能預料將補足國內的需求缺口,並於2008年起拓展外銷。
石化中下游原料方面,2007年產量增幅和價格調升幅度相當,價格調幅最高的EG增產幅度最高,價格調整調幅低的PTA、PP增產幅度較低,其餘產品大多增產10%到30%,主要原因本年度石化業景氣佳廠商增產所致。我國石化業主要為出口導向,2007年五大泛用塑膠共計出口390萬公噸,出口比例為61.35%,其中ABS出口量122萬公噸,出口比例達到93.44%最高,PVC則以內需量為主,出口比例為20.89%
雖然2007年石化業景氣高峰,但是面對中國大陸和中東新建乙烯廠,2008年石化業景氣趨勢是業者關心的問題,因此本計畫邀請國內產業專家,對於2008年景氣進行預測。
整理專家對於2008年石化業景氣看法, 認為2008年景氣仍然維持高檔,但是認為部分產品有可能出現供過於求多數廠商認為主力產品的開工率90%以上。石化業者外銷管道,約二成產品以台商為主,顯示業者開拓外商市場成效因為關稅和當地採購原因,預測台商回頭購料的比率小幅衰減。 2007年原料價格上漲,廠商大都能將成本轉嫁給下游業者。大陸、中東新產能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業者認為2008年新產能影響比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