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原料的上漲,本店各項產品自下月起分別調漲五元…」近一年以來,走在街上隨處可見小吃、麵包等店家張貼類似的字條;麥當勞近日猛打的有氧早餐卡,也預告著自二○○八年一月一日起早餐要漲價!消費者想吃東西,只能多掏些錢出來,不然就只得作罷。
民以食為天、食衣住行…,「食」總是排在第一位,人的基本慾望也是先要填飽肚子,行有餘力才能滿足其他慾望。當食物、食品價格上漲,消費者的調整彈性是非常小的,漲價的初期或許消費者可以想辦法找替代品,但是時間久了,消費者習慣了價格,甚至是替代品也漲價,消費者就必須接受食品漲價的事實。
二○○三年以來全球原物料的大漲,這一陣漲風已經吹向農作物,食品的原料就從大豆、小麥、玉米、大米,一路漲到麵粉,幾乎所有的食品都面臨成本上漲的壓力而紛紛漲價。這個情況發生在全球各地,各國的通貨膨脹主要原因,都與食品脫不了關係。
通膨源自食品上漲
尤其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大陸,十一月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六‧九%,創下十年新高,其中食品CPI大漲十八‧二%,就是「元兇」!根據中國商務部商務天氣預報的資料顯示,二○○三年下半年以來,各項農產品價格陸續出現一大段漲勢,尤其二○○五年之後更為明顯。其中,食用油、肉類的漲幅尤其驚人,供應不及需求的成長是關鍵因素之一。食品大漲反映原料成本的上漲,中國大陸的方便麵廠家二○○七年七月開始,康師傅、統一、日清、華龍、白象等五大品牌的中低價方便麵聯合漲價,平均漲幅廿%最受矚目。曾經,中國大陸的方便麵打出低價策略搶攻市場,讓華龍、白象在康師傅獨霸的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也一度讓康師傅、統一兩大品牌受到衝擊,但是棕櫚油、麵粉、包裝材料的上漲,低價方便麵的生產已經造成廠家虧損的負擔,統一)中國(方便麵業務在二○○四年至二○○六年都出現虧損。
二○○七年七月的漲價,即是反映食品成本的上漲,雖然飽受各界抨擊,但是中國方便麵的漲價還是成為既定事實。而領導品牌康師傅更在同年的十二月再度調高旗下中高檔方便麵的售價,平均漲幅十三%,其餘品牌占未跟進。
事實上,以康師傅近年來對抗成本上漲的經驗來看,食品公司的調整能力相當高,因此若因原物料上漲而調高產品售價,對食品股而言,都是利多。
康師傅有定價能力
康師傅在二○○四年遭遇原物料的上漲,當年的調整經驗不足,整體的平均毛利率下降○‧三個百分點到廿七‧五八%,獲利的暴增係因集團在當年四月出售飲品及流通業務股權而有二‧七億美元的資本利得。此後,康師傅致力將製作流程簡化,飲料的瓶裝自製率提高,每個飲料瓶的重量減輕等等,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因此二○○五年之後,康師傅的毛利率提高至三成以上,股價也節節高升,從二港元以下大漲至十二港元。
在統一)中國(的招股書之中也揭露削減成本的措施,包括物色價格較便宜的代用品取代昂貴之原料。
所以,雖然原物料持續上漲,但是台資四大食品股的業績,卻是逐年走高,甚至在二○○七年成長率比前面幾年高出許多。這是面對成本上漲的調整策略成功,加上產品售價調漲的效益發揮。
然台灣的內需市場受限於人口的發展,成長有限。主要市場在中國大陸的食品股,業績與股價的爆發力,在十三億人口市場的憧憬下,更具想像空間。康師傅即是最佳的典範。
具有制定價格能力的康師傅,股價的走勢最為強勢,近日股價領先創下歷史新高,有拉高食品股比價的機會。在香港上市的統一)中國(上市之後一度跌破承銷價,但康師傅創新高之後,統一)中國(也吸引市場資金的注意,股價大漲而上。大成食品雖然業務與前面兩家食品股完全不同,但是市場也集中在中國,股價的底部已經浮現,同樣有比價機會。
在台灣上市的統一、大成兩家母公司,分別持有香港上市子公司七五%與五二‧八八%股權,純度不如香港上市子公司,股價就會較為被動的跟著香港上市子公司走,大成的持股較低,比價的力道就會相對較為落後。但是統一、大成在拉回幅度已深的情況下,反彈比價行情仍可期待。
民以食為天、食衣住行…,「食」總是排在第一位,人的基本慾望也是先要填飽肚子,行有餘力才能滿足其他慾望。當食物、食品價格上漲,消費者的調整彈性是非常小的,漲價的初期或許消費者可以想辦法找替代品,但是時間久了,消費者習慣了價格,甚至是替代品也漲價,消費者就必須接受食品漲價的事實。
二○○三年以來全球原物料的大漲,這一陣漲風已經吹向農作物,食品的原料就從大豆、小麥、玉米、大米,一路漲到麵粉,幾乎所有的食品都面臨成本上漲的壓力而紛紛漲價。這個情況發生在全球各地,各國的通貨膨脹主要原因,都與食品脫不了關係。
通膨源自食品上漲
尤其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大陸,十一月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六‧九%,創下十年新高,其中食品CPI大漲十八‧二%,就是「元兇」!根據中國商務部商務天氣預報的資料顯示,二○○三年下半年以來,各項農產品價格陸續出現一大段漲勢,尤其二○○五年之後更為明顯。其中,食用油、肉類的漲幅尤其驚人,供應不及需求的成長是關鍵因素之一。食品大漲反映原料成本的上漲,中國大陸的方便麵廠家二○○七年七月開始,康師傅、統一、日清、華龍、白象等五大品牌的中低價方便麵聯合漲價,平均漲幅廿%最受矚目。曾經,中國大陸的方便麵打出低價策略搶攻市場,讓華龍、白象在康師傅獨霸的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也一度讓康師傅、統一兩大品牌受到衝擊,但是棕櫚油、麵粉、包裝材料的上漲,低價方便麵的生產已經造成廠家虧損的負擔,統一)中國(方便麵業務在二○○四年至二○○六年都出現虧損。
二○○七年七月的漲價,即是反映食品成本的上漲,雖然飽受各界抨擊,但是中國方便麵的漲價還是成為既定事實。而領導品牌康師傅更在同年的十二月再度調高旗下中高檔方便麵的售價,平均漲幅十三%,其餘品牌占未跟進。
事實上,以康師傅近年來對抗成本上漲的經驗來看,食品公司的調整能力相當高,因此若因原物料上漲而調高產品售價,對食品股而言,都是利多。
康師傅有定價能力
康師傅在二○○四年遭遇原物料的上漲,當年的調整經驗不足,整體的平均毛利率下降○‧三個百分點到廿七‧五八%,獲利的暴增係因集團在當年四月出售飲品及流通業務股權而有二‧七億美元的資本利得。此後,康師傅致力將製作流程簡化,飲料的瓶裝自製率提高,每個飲料瓶的重量減輕等等,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因此二○○五年之後,康師傅的毛利率提高至三成以上,股價也節節高升,從二港元以下大漲至十二港元。
在統一)中國(的招股書之中也揭露削減成本的措施,包括物色價格較便宜的代用品取代昂貴之原料。
所以,雖然原物料持續上漲,但是台資四大食品股的業績,卻是逐年走高,甚至在二○○七年成長率比前面幾年高出許多。這是面對成本上漲的調整策略成功,加上產品售價調漲的效益發揮。
然台灣的內需市場受限於人口的發展,成長有限。主要市場在中國大陸的食品股,業績與股價的爆發力,在十三億人口市場的憧憬下,更具想像空間。康師傅即是最佳的典範。
具有制定價格能力的康師傅,股價的走勢最為強勢,近日股價領先創下歷史新高,有拉高食品股比價的機會。在香港上市的統一)中國(上市之後一度跌破承銷價,但康師傅創新高之後,統一)中國(也吸引市場資金的注意,股價大漲而上。大成食品雖然業務與前面兩家食品股完全不同,但是市場也集中在中國,股價的底部已經浮現,同樣有比價機會。
在台灣上市的統一、大成兩家母公司,分別持有香港上市子公司七五%與五二‧八八%股權,純度不如香港上市子公司,股價就會較為被動的跟著香港上市子公司走,大成的持股較低,比價的力道就會相對較為落後。但是統一、大成在拉回幅度已深的情況下,反彈比價行情仍可期待。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