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主機板就只是一塊電路板,英文名字叫做Mainboard,也有人
稱之為Mother board,簡稱MB。它的長相其實也很簡單,上面有許多
的線路並且焊滿了各式各樣的電子零件,這些經過設計與安排的電
子零件及線路,各司其職的分別完成它們的使命,讓我們得到我們
期待的結果。
不同類型的CPU會搭配不同的主機板,在過去的8086、80286、80386
以及早期的80486 CPU時代,CPU是直接焊在主機板上的。後來為了
讓使用者能降低成本及便於昇級,主機板上只留下CPU的插座,不再
將CPU焊接在上面。此外隨著積體電路技術的成長,主機板上不再有
那麼多的晶片或其他電子零件,逐漸簡化濃縮成幾顆「系統晶片
組」來完成複雜的工作。
雖然主機板隨著科技的進步會有不同的面貌出現,但是它的基本工
作原理是不變的,不過我們還是得從主機板的外觀認識一下主機
板,也許和你的電腦裡的主機板有所不同。我們就用目前市面上主
流的430TX主機板來看看主機板上有哪些基本的元件:
1.中央處理器插座、2.系統晶片組、3.快取記憶體、4.168 Pin主記憶
體插槽、 5.72 Pin主記憶體插槽、6.傳統電源線接頭、7.ATX電源線接頭、8.ISA
介面插槽、9.PCI介面插槽、10.軟碟接頭、11.IDE硬碟接頭、12.串列
埠、13.並列埠、14.鍵盤接頭、15.USB埠、16.BIOS
1:中央處理器插座(Processor socket)
一部電腦的大腦就是住在這個地方,這種插座叫做零插力插座(Zero
Insert Force,ZIF socket)你可以發現到在插座旁邊有一根扳桿,當你
把扳桿拉起來時就可以輕鬆的拆裝CPU,壓下扳桿時就是將CPU固定
起來。這種插座又因為CPU的不同而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照片中的
是Socket 7插座。
2:系統晶片組(Chip set)
我們之前說過的系統晶片組就是在主機板的這個位置,430TX晶片由
兩顆IC所組成的,每一顆IC都有名字或編號。82439TX這顆晶片像交
通警察一樣,控制著CPU與L2 Cache、DRAM之間資料的流通,以及
管理電源的供應,所以它又稱為系統主晶片。另外一顆82371AB輸出
入橋接晶片,顧名思義它是控制PCI匯流排、ISA匯流排以及其他週邊
設備資料的流通。
3:快取記憶體(L2 Cache)
除了Pentium Pro和Pentium II的L2 Cache是內建在CPU而不需透過匯流
排晶片外,其它的Pentium系列CPU的主機板架構都有這快取記憶
體。目前大多使用Pipelined Burst Cache(管線式同步爆發快取記憶
體,簡稱P.B. Cache),才跟得上Pentium的運算速度。
4:主記憶體插槽
主記憶體插槽目前分為兩種,第一種是72 Pin SIMM(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的FPM/EDO RAM,另一種是168 Pin 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的SDRAM。關於記憶體詳細的說明,我們留
在記憶體的單元有更詳盡的說明。你現在只要知道主記憶體是插在
這個地方就好了。
5:傳統電源線接頭
主機板的電源就是從這裡來的喔!這是一般電腦所使用的規格,記
得排線的方向一定要接對喔!否則主機板會燒掉。
6:ATX電源線接頭
這是新一代的電源供應介面,提供你鍵盤開機、數據機開機等等先
進電源管理裝置。
7:ISA介面插槽
這是一種古老了匯流排插槽,每秒最高傳輸速率才5 MB,除了一些
舊式的介面卡和音效卡會使用外,大概很少廠商要再設計這種介面
的卡了。
8:PCI介面插槽
目前的主機板及介面卡以PCI介面為主,最高傳輸速率是每秒133 MB
,所以顯示卡、影像捕捉卡等等需要大量資料傳遞的周邊,都採用
PCI介面。最近新一代的音效卡也有採用PCI介面,是為了3D音效大
量資料而鋪路。
9:軟硬碟接頭
軟硬碟透過排線接至此。430TX主機板提供每秒33 MB高速的Ultra
DMA/33的IDE介面,提升了IDE硬碟的使用效能,當然這還要配合
Ultra DMA/33的磁碟機。
10:串列埠(Serial Port)
串列埠連接了COM1及COM2,我們通常用來連接滑鼠和數據機。
11:並列埠(Parallel Port)
並列埠我們通常連接印表機,或者也可以用來連接兩台電腦。
12:PS/2接頭
原本是用來連接PS/2規格的滑鼠,但是也可以當作一般的串列埠來使
用。
13:鍵盤接頭
鍵盤就是接在這裡。
14:USB埠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埠,是一種比較新的周邊設備連
接介面。USB以四蕊的插孔傳輸資料,所有的USB介面的周邊設備都
有支援Plug & Play並具有一個辨識ID,往後的作業系統(如Windows
98)會自動辨識出周邊設備的ID而自動安裝其驅動程式。
15: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這裡存放著電腦開機時執行的程式,偵測並告知電腦系統所擁有的
設備並載入作業系統。使用快閃記憶體儲存的BIOS,可以透過程式
更換新版的BIOS,而不必將整顆BIOS ROM拔起來更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