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兄妹,出生自同樣家庭,人生可以有多大的不同呢?暢銷書作家羅勃特.清崎和他的妹妹的人生,過了少年時期之後,就有天壤之別。這是《商業周刊》的報導:《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清崎和他的妹妹,一起在亞洲巡迴演講。在一群講股票、西裝筆挺的財經人士中,身穿袈裟的惠美顯得很特別。

這一對兄妹,從小追求不一樣的人生,也對彼此感到無法理解。哥哥追逐金錢,當上頂尖銷售員,又投資做生意,在名車與女人間紙醉金迷,面臨過破產,也付出家庭破裂的代價。
妹妹從小追求性靈,辛苦打工存錢只為了到印度靈修,多年來一直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錢對她來說一直是身外之物,然而10年前,她發現自己得到癌症,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她根本沒有錢治病。還好她的支援團體幫她付醫藥費。幾年前她又得了心臟病,必須要付近台幣500萬元的醫藥費。還好此時哥哥已經成了億萬富翁。


金錢性靈必須共修
兄妹倆的人生選擇雖然各偏一隅,但是兄妹經過了各種考驗後得到共識,那就是:人生有兩張資產負債表,一是金錢,二是精神,兩者都不能忽略。只注重金錢,即使擁有豪宅、名車,心靈的空虛仍逼人走入痛苦;只注重性靈,碰到現實問題,只能慌張無措。這一對兄妹真有意思。他們證明了人生必須「均衡」,不可忽略現實也不可失去本心。
知名理財專家清崎的理論婦孺皆解,金融風暴後,更多人體悟他所說的「學會理財對人生很重要」,在金融風暴中受傷慘重的人,幾乎都是買了自己「不太明白」的衍生性商品的人。
而有許多損失,則是超乎金融風暴─活了一輩子,受傷最慘重的人,則是只知道用物質堆積堡壘,沒有了「心」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