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7度降息導致保險業利差損急速擴大,醞釀撤離台灣的外商壽險公司,昨日再添一例!1999年才進入台灣市場的英商保誠人壽,由於有6億英鎊(約300億台幣)的損失,決定將在台子公司的業務員及相關資產負債,以象徵性的「1元」代價,賣給中國人壽。
台灣保誠人壽這次已是四度易主,她的前身最早是第一人壽,1995年慶豐集團入主第一人壽,隨後更名為慶豐人壽,4年後慶豐又將人壽賣給英商保誠集團。
簽約條件中,也附帶著保誠集團將以每股15元的價格,認購中國人壽私募發行的普通股,共計1.455億股,總額為21.825億元,取得中壽稀釋後9.95%股權,成為中壽最大法人股東。
英商保誠集團估計此交易可拿回8億元英鎊的資本準備金,扣除6億英鎊損失,及入股中壽的資金,集團仍可有約1.5億英鎊的資金挹注。
保誠人壽強調,「保誠」的品牌並未在台灣消失,未來將專心發展銀行通路、電話行銷通路的保險業務。集團所屬的不動產、保誠投信及通路、電話行銷業務,這次沒有出售。
中壽副總經理蔡松青指出,高利率保單讓保誠台灣子公司,有5.95億英鎊的損失,保誠出售相關資產負債,還可拿回2億英鎊,用來增資中壽綽綽有餘。
完成此交易的前提之一是,保誠人壽公布2月底的淨值至少要有50億元,若有不足部分,集團必須補足。
中壽在此交易中的最大好處,是拿下龐大的業務通路,資產及保費收入也都會有顯著提升。估計總資產將由新台幣3,132億元,增加至5,088億元,首年度保費市佔率將由 6.1%提高至8.4%,不過市場排名仍是第4。合併後中壽客戶群將由61萬人增加至155萬人,保單數從89萬張,增加到240萬張。
據了解,這次保誠人壽賣出的案子,投資銀行在雷曼兄弟事件發生前就已牽線,經過半年以上的磋商才敲定。這也是繼2004年遠雄人壽概括承受蘇黎世人壽、2007年中壽概括承受瑞泰人壽,及2008年富邦金控買下ING安泰人壽後,第4件國內壽險公司買下外商壽險的案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