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本的來源
公司剛成立時,股本的來源都是原始股東,這些人有的出錢,有的出力(技術或無形資產入股),剛起步時都是胼手胝足奮力打拼。經過一段草創期後,有些公司經營錯誤產生虧損,有些公司則是平安度過危險期,但不管是賺是賠,通常都會採取相同的行動–現金增資增強體質。這時的股東多為自己人,所以現金增資多是以面額認購,由於公司的前景未明,所以股本的變化沒有好壞問題。
公開發行
草創期後公司能穩定生存,下一步就是籌資擴大經營,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把公司股票公開發行。如果是有前途的好公司,發行的股票都有內部或特定人士認購,一般人要買到不容易。另一種情況是公司經營並不理想,公開發行只是想股票換鈔票,等鈔票換到差不多的時候,也是公司結束的時候,這種股票有時會用老鼠會的方式行銷,所以購買來路不明或親友轉賣的未上市股票要特別小心。
上市前後的變化
上市上櫃都是經由券商輔導,券商會依據公司情況及經營者的想法,釐定股票換鈔票的方法及過程,最終的目標–鈔票換到,老闆還是他。有些公司採取上市前先印股票,也就是上市前大幅的盈餘或公積轉增資,有時還同時辦理現金增資,上市初期想盡辦法衝出業績獲利,股價拉到最高點,等股票換到差不多時,隨即自由落地回到基本面,由於上市前股本擴充太多,股價幾年內都不會再有起色。另一種情況是先高價上市,上市後以高獲利搭配高配股吸引投資人,然後利用除權後投資人對股價的錯覺,逐步將股票換成鈔票,投資人股票越分越多,但一直處於被套的狀態,要解套不容易。上市前後如果股本大幅增加,很容易造成股價下跌的惡性循環,這種公司最好不要看到新聞就去追高買進,不小心會套牢一輩子。
正常的股本改變
度過新股蜜月期後,股本就漸趨穩定,在景氣不好股價較低時,很多公司股本甚至於幾年都不改變,但如果遇到景氣大好股價處於高檔,很多公司也會以配股或現金增資調整體質或擴大規模,只要股本不膨脹太多,都屬正常的情況。
股本有時也會以不同的形式顯現,現金增資溢價及保留盈餘是有實際的現金增加,有需要也可配股,所以有時跟股本沒什麼差異。資產重估轉資本公積只是帳面數字,雖然也可以配股,但只會膨脹股本,拖累稀釋盈餘,對股價是一種傷害。如果更仔細深入的探究下去,原來股本跟淨值、帳面價值、真正的價值,都有直接的關係,了解股本的變化,其實就是認識價值的變化。
一家有責任心的好公司,經營者除了努力創造獲利之外,也會考慮到所有股東的權益,他們的部份想法,就會透過股本的變化告訴股東。就散戶來說,買股票不只是買公司的前途,你買的同時是老闆的信用及公司的商譽,當然要花點時間探聽他們的「名聲」,觀察這家公司股本的改變,就是認識他最好的方法。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知己知彼已經是很容易的事,投資會不會成功,就看你是不是知道的比別人多、比別人快。散戶可能沒辦法跟人比快,但只要方法對多花時間,比多是可以做到,懂得多自然就會反應快,獲勝也就不是難事。
買股票你會擔心害怕嗎?如果有,那一定是你對這家公司的認識不清,重新去檢視他的股本形成過程,你就可以在買與賣之間做出最適當的判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