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台灣IC市場為5,747億元,相較於2006年的6,114億元,衰退6.0%。海關進口金額為3,161億元,較2006年衰退11.4%,海關出口為5,387億元,較2006年成長7.3%。主要重點產品為來自下游PC、DRAM模組、網通產品、液晶顯示器等產品。

台灣IC市場規模占亞太區比重下滑至14.2%(2006年為16.2%),主要是因為亞太地區中的中國IC市場快速成長,使台灣IC市場規模占亞太區比重下滑。另外,台灣IC市場規模占全球IC市場比重為8.0%,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為6.9%。

台灣IC市場有45.0%來自台灣業者的供應,即國產內銷值2,586億元,其餘55.0%則是由海外進口。

就台灣IC市場供給面而言,2007年在IC設計業產值為3,997億元,較2006年成長23.6%,另外,IC製造業自有產品產值為2,849億元,較2006年衰退13.4%,綜合上述,台灣IC自有產品產值達6,846億元,較2006年成長5.0%,其中37.8%內銷,自給率由2006年的41.7%,成長到2007年的45.0%。

就長期趨勢來看,台灣國產IC產品產值逐年成長,近年來自給率維持在四成的情勢。而台灣IC市場近年來在6,000億元左右,顯示台灣IC自有產品被下游系統業者產品採用的趨勢穩定。

至於2007年海外進口部分,由於自韓國進口大量記憶體產品(包括Flash與DRAM),使南韓持續穩坐台灣第一大IC進口國,占40.1%,排名二、三、四分別為中國、泰國、日本、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由於有國外半導體大廠於當地設立封裝廠(如Intel、Samsung...),或是像日月光、華泰等大廠於當地設立據點為客戶從事封測工作,再直接進口至台灣,這也是這些國家近年來一直為台灣IC主要進口國的緣故。

在出口方面,由於海關出口IC產品中,有許多比率是以半成品或轉口貿易型態出貨,其中也有相當高比率為台灣眾多生產環節中的一環。但報關時卻以整個成品價值做為報關的金額,因此我們在觀察海關統計資料時,會發現其出口金額較實際國產IC成品外銷金額高上許多。

在台灣IC業者持續擴增產能,以及業者持續開發新產品帶動下,台灣國產IC外銷金額2007年達4,258億元,成長7.1%,外銷比重由2006年的60.9%提升至2007年的62.2%,在終端產品生產基地陸續移往中國,加上中國近年來經濟起飛所引發的內需市場帶動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加上台灣下游業者也多已在中國布置生產線,部分產品甚至已經全數在中國生產,也因此中國(含香港)占台灣IC產品出口比重高,2007年比重為39.0%,而日本占8.6%,北美占5.1%,歐洲占4.2%。預估2008年出口至中國的比重將持續上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