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國際因素影響,新政府上台後台股一瀉千里,為了尋求藥方,劉內閣打算找外資喝咖啡。相較於上次前總統陳水扁找外資喝咖啡後,外資以買超來力挺,這次是否能夠發揮相同效果,市場給予高度期待。
四年前為了聽取外資圈對於台灣經濟的建言,當時的陳水扁總統特別邀請各大外資負責人到總統府喝咖啡,隔天外資買超在本土法人持續賣超的情況下,逆勢加碼12.2億元,給足政府面子。
但四年後喝咖啡的情況再度上演,是否會有一樣的效果。一位外資分析師表示,他個人抱持比較保守的態度,因為時空環境不同,之前比較屬於台灣內部的問題,市場對於當時的國內政局和兩岸關係抱持悲觀態度,但國際經濟環境並沒有大問題,這次卻是恰恰相反,市場對於兩岸關係充滿樂觀看法,但次貸和通膨風暴已經把全球股市吹得東倒西歪。
因此,他認為外資短線仍然會以國際情勢為主要的操作依據,台股的價值要浮現,還得等到全球經濟問題獲釐清後才有機會。
觀察近期外資對於台股的言論,可以發現多數仍是抱持樂觀態度,只是全球經濟的問題,在操作上會建議客戶以保守且長線的態度來看台股,而且要「選股不選市」。
花旗環球證券今日出版了一份厚達近兩百頁的亞股下半年展望報告,其亞股策略分析師樂之勤就指出,通膨和升息都會使得股市被「調降投資價值」 (de-rated),因此雖然各國股市都已經很便宜了,卻被基本面所拖累,下半年亞股整體還是會處於修正格局,而給予台股「加碼」評等,是因為有股利題材加持,換句話說,台股比較抗跌。
而比較保守看待的瑞信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馮明煌則指出,由於全球景氣問題重重,使得投資人選股上都傾向尋找具防禦性的標的上,加上台灣企業大多屬於景氣循環產業,更別提相當多的傳統產業是屬於高營運槓桿,因此他會建議投資人不要使用本益比,而是採用股價淨值比來選股,他給予台股「符合市場表現」評等。
四年前,阿扁面臨兩岸關係高度低迷的氣氛下,找了外資來喝咖啡救台股;四年後,馬英九勝選,兩岸關係已經不是問題,新政府更在市場一片「馬上就會好」的氣氛下上任,卻沒料到股市卻被國際性通膨問題所拖垮,最後還是只能找外資喝咖啡救台股。
但「喝咖啡」能救股市嗎?相信答案已經早就知道了。新政府如果不趕快改掉推拖拉的施政思維,如果不亟思自我振興之道,找到可以「操之在我」的關鍵性解決方式,喝再多咖啡,大概也無濟於事。
一位外資主管曾指出,馬英九勝選給了市場高度期待,新政府在兩岸關係上也確實很積極,儘管過程中可能有一些瑕疵,但還是應該給予肯定。只是新政府可能沒有意料到,從去年以來的美國次貸風暴,到目前全球性的通膨壓力,問題的嚴重性已非短時間能夠解決,各國能尋求的就是把衝擊降到最低,這方面新政府顯然還有努力的空間。
雖然兩岸關係已經不是問題,但外資對於台灣還是有很多意見,包括稅制、資金進出和在市場操作的自由度等等,前者政府已有共識要推動稅制改革,後兩者更是台股遲遲無法升上已開發市場的重要關鍵。但完全的自由化是否就是解救台股的仙丹靈藥,各界看法顯然也不盡相同。
至於對股民來說,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台股從520以來一路跌,更有人戲稱應該引用柯賜海的名言,叫「馬英九還我牛(市)!」,而選後不斷發表看好台股看法的外資也是跟著一路賣,顯然「心口不一」。
其實一般人接觸到的外資訊息,大多屬於所謂Sell-side的分析師報告,分析師看法如何,其實Buy-side的客戶未必會買帳,況且,對外資來說,股市的操作方式不是只有買股票,還有很多方法可以獲利。
最近有一位來台灣參加外資論壇的外資基金操盤人就說,「如果全球環境好,表現好的市場基金經理人就會繼續加碼,但現在問題是全球環境不好,那基金經理人會做的就是先獲利了結表現好的市場,那今年以來亞洲表現最好的市場是哪裡呢?答案就是台灣。」顯然,在國際因素獲得釐清之前,台股恐怕還會「悶」上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