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銀 (2847)今日上午召開例行性董事會討論引進凱雷(CARLYSE)私募基金及每股定價,預料將募得上百億元資金,並已向證交所詢問開重大訊息記者會時程!第一階段凱雷以每股17元,總價215億元,取得大眾銀近3成股權,第二階段將進一步取得五成以上股權。
大眾銀6月股東會原本通過一方面以私募發行普通股5億股,及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最高1.5億美元的「兩案併陳」方式,作為該行籌資途徑,由於凱雷資金積極透露入主意願下,今日董事會將正式決定,籌資採全數採私募現增版本。未來將將以國內私募發行5億股普通股及70億元金融債券,合計增資至少120億元。
日前傳聞凱雷能過打敗安博凱取得獨家議價權,是因為每股出價高達18元的緣故,經過實地查核後,可能股價有略作一些修正。但大眾銀目前每股淨值才7.5元,在凱雷並末取得經營權的情形下,仍願意出17元以上高價,不僅較市價溢價逾4成,也遠高於市場行情未取得經營權的1.5~2倍以下,加上國內銀行業消費金融環境還末改善,因此市場多數認為凱雷願意出這麼高價,應該與大眾銀有其他部份的協議條件。
若一旦大眾銀以17元高價售股成真,將成為繼渣打以24.5元買竹商銀、花旗11.8元買僑銀之後,另一個出高價買國內銀行股的外資,P/B值都高於2倍。凱雷入股3成後將是大眾銀最大單一外資股東後,後續是否進一步取得經營權,與高雄前議長陳田錨家族勢力的消漲,將是市場關心的重點。
大眾銀自結今年6月單月提存後稅前盈餘為新台幣1.03億元,累計上半年提存後稅前虧損1.03億元,每股稅前虧損0.05 元。截至6月底止,大眾銀存款餘額為2519億元,放款餘額為2249億元。
凱雷入主大眾銀(2847)取得3成以上股權,大眾銀背後高雄前議長陳田錨家族勢力是否趨於式微,也是另一投資人關注的焦點,預料此認凱雷將取得大眾銀至少3成以上股權,但是此次暫時並沒有取得絕對經營權,目前董事長仍是由陳田錨擔任,而大眾銀總經理在經歷過不少次的更替後,此次接替的總經理陳亮丞,過去屬於花旗銀行的大將,在外資圈也素負盛名,去年接任總經理後就被負與重任、積極與外資接觸,被認為才是此次一手主導大眾銀引進凱雷私募資金的主要舵手。
大眾銀行將可望由外資私募基金凱雷購入部分股權,再次出現外資介入台灣金融業的案例;台灣的金融銀行業與外資合作的趨勢將越演越烈,金融業的結構、生態,都有巨大變化。台灣本地中小型銀行可能一家家消失,台灣將逐漸解決「overbanking」現象,而台灣金融銀行業透過外資,可望突破台灣政府限制金融業登陸法令,未來台灣的銀行從業人員,將在中國大陸市場「重逢」,只不過,已變身為外商銀行員工。
台灣未來的金融業版圖,將可能出現沒有中小型、或地方區域銀行,而成為外資集團與國內大型金控對壘市況。這也是政府所要推動「二次金改」的目標,未來國內大型金控家數減半,能有外資買進台灣銀行業,並且推動台灣金融業赴海外上市,這樣市況,是政府企盼達成的台灣的銀行業前景。
渣打銀行買進新竹商銀全數股權,竹商銀下市,台灣少了一家銀行;部分中小型銀行的經營者,逐漸認同竹商銀模式。
行政院長張俊雄認為,台灣金融機構家數過多、規模較小,各銀行相互削價惡性競爭下,獲利能力不足,因此,政府繼續推動第二階段以「興利」為主軸的金改。副院長邱義仁強調,二次金改將帶來新的經營文化,不僅讓財團止步,公股銀行的併購也可望由外資銀行接手。
凱雷能否以17元高價買下大眾銀(2847)股權,不僅是國內金融股投資人關心,連國外媒體華爾街日報今日也花大篇篇輻來報導私募基金在台灣受歡迎的程度,尤其是國內小型銀行的股東相當歡迎私募基金的態度。
一方面私募基金認為台灣的銀行股相較對亞洲區域銀行來說股價相對偏低,重整業務後每年約有25%報酬率,而且小型金融股在政策面希望金控整併下,未來成為被併購的對象,逢股價低檔趁低撿便宜,將來換手可以賺價差!
至於小銀行股東也相當歡迎這類入主動作,因為私募基金對台灣小型銀行頗有興趣的消息曝光後,一些銀行股股價就會開始飆漲。有些分析師和投資人仍認為,在銀行重整債務需要資金及私募基金投資台灣的意願下,可能有更多的協商會一拍即合。而且在短期內,這可望支撐銀行股的股價。
華爾街日報指出,自6月1日以來,台灣金融類股指數勁揚12% ,超越台股加權指數的11%。這波金融類股漲勢的主角由可能成為購併目標的中小型銀行擔綱。舉例來說,大眾銀行自6月1日至今大漲26%,主要因為台灣媒體報導,CarlyleGroup等私募基金有意透過1-1.5億美元增資買下逾半股權。而今年3月大眾銀行曾表示,計畫將15-20%股權賣給一或二家策略投資人,雖然公司並末證實,但股價已率先狂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