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常說“股市中什麼都可以騙人,唯有量是真實的”,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江恩十二條買賣規則中的第七條就是觀察成交量,指出研究目的是幫助決定趨勢的轉變,因此市場上有“量是價的先行,先見天量後見天價,地量之後有地價”之說。不過也不能把成交量的作用簡單化、絕對化,由於國內股市中存在大量的對作行為,成交量某種程度上也能騙人,因此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量雖是價的先行,但並不意味著成交量決定一切,在價、量、時、空四大要素中,價格是最基本的出發點,離開了價格其它因素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交量可以配合價格進行研判,但決不會決定價格的變化,對於這一點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被偽說法所矇蔽。

  那麼什麼是成交量呢?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當股票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湧,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股票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股票只要上市交易,每日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交量。一般而言向上突破頸線位、強壓力位需要放量攻擊,即上漲要有成交量的配合;但向下破位或下殺時卻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無量下跌天天跌,直至再次放量,顯示出有新資金進場搶反彈或測底為止。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稱為量價配合,否則為量價不配合。

  成交股數VOL,這是最常見指標,也是平常談論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適合於對個股成交量做縱向比較,即觀察個股歷史上放量縮量的相對情況。最大缺點在於忽略了各個股票流通量大小的差別,難以精確表示成交活躍的程度,不便於對不同股票做橫向比較,也不利於掌握主力進出的程度。當然在對個股研判時,目前最常用的還是成交股數。

  成交金額AMOUNT,直接反映參與市場的資金量多少,常用於大盤分析,因為它排除了大盤中各種股票價格高低不同的干擾,通過成交金額使大盤成交量的研判具有縱向的可比性。通常所說的兩市大盤多少億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額。對於個股分析來講,如果股價變動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數或換手率就難以反映出主力資金的進出情況,而用成交金額就比較明朗。構築頭部時,用成交股數VOL來看,高位放量並不明顯,主力似乎沒有出貨的跡像,但用成交金額AMOUNT來看,實際上已有一個高位放量、主力出貨的過程。

  換手率TUN,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為看圖時固定運用的指標,比較客觀,有利於橫向比較,能準確掌握個股的活躍程度和主力動態。換手率可以幫助我們跟蹤個股的活躍程度,找到“放量”與“縮量”的客觀標準,判斷走勢狀態,尤其是在主力進貨和拉昇階段,可以估計主力的控籌量。當然大部分的分析軟體上不提供換手率的走勢圖,只提供當日的換手率數值,因此運用換手率時還需找一個好軟體才行。一般而言日換手率﹤3%時為冷清,一種情況是該股屬於散戶行情,另一種情況是已高度控盤,主力股在高位震蕩之際往往成交量大幅萎縮,換手率低。日換手率﹥3%且﹤7%時為活躍,表示有主力在積極活動。日換手率﹥7%為熱烈,籌碼急劇換手,如發生在高位,尤其是高位縮量橫盤之後出現,很可能是主力出貨;如果發生在低位,尤其是在突破第一個強阻力區時,很可能為主力在積極進貨。

  實戰中還可運用均量線(移動平均量線)對VOL、AMOUNT、TUN進行輔助研判,一般可設三個參數,即5日均量線、10日均量線及20日均量線。由於均量線反映的是一定時期內市場成交量的主要趨向,與常用的移動平均線的原理相同,可運用金、死亡交叉亡交叉等均線理論進行研判。

漲勢中尾盤放巨量,此時不宜介入,次日開盤可能會遇賣壓,故不易漲。跌勢中尾盤放巨量,乃恐慌性拋售所致,是大盤將跳空而下的訊號。

跌勢中尾盤有小幅拉長,漲勢中尾盤有小幅壓回,此為修正尾盤,並無任何實際意義。

多空雙方都會對收盤加權、股價進行激烈的爭奪,但需特別強調兩點:

其一,當心券商大戶借技術指標騙線,臨收盤故意拉高(打壓)收盤加權、股價,次日跳空開高(開低),達到次日拉高出貨(壓價入貨)的目的。識別方法,一看有無大成交量配合,高收盤(低收盤),若成交量過小,多(空)方無力量,成交量過大,多(空)方出貨(入貨),均為“陷阱”。二看有無利多(利空)消息、傳言配合,要分析傳言的真偽。結合大成交量、利多(空)消息,可初步確認為“多頭”(“空頭”)行情,可考慮買入(賣出)股票。但為防止上當,既不要“持股滿檔”,也不要“滿手鈔票”。

其二,“星期一效應”與“星期五效應”。星期一收盤加權、股價收陽線還是陰線,對全周交易影響較大,因為多(空)方首戰告捷,往往乘勝追擊,連接數根陽線(陰線),應予警惕。星期五收盤加權、股價也很重要,它不僅反映當日的多空勝負,負反映當周的多空勝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