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跌勢形成後,市場人士和投資者都會積極尋找支撐位。支撐位通常是指在股市下跌時可能起到支撐作用,從而使指數止跌回穩的位置。支撐位主要由以下一些情況形成的:


    1、技術指標形成的支撐位;
    2、均線系統形成的支撐位;
    3、上昇趨勢線形成的支撐位;
    4、各種技術形態的頸線位,如:頭肩頂或圓弧頂等頭部形態的頸線位;
    5、上昇通道的下軌線形成的支撐位;
    6、大型缺口的下邊緣線形成的支撐位;
    7、前期密集成交區形成的支撐位;
    8、歷史上曾經多次發揮支撐作用的歷史性支撐位。


  支撐位是跌勢中投資者制定投資計畫的重要參考依據,但是有些投資者在實際投資中往往會對支撐位產生強烈的迷信和依賴心理,結果反而得不償失,因此需要加以鑒別克服。有的投資者以為有支撐位,加權就跌不下去;還認為加權下方的支撐位越多重越密集,就越不可能跌下去。其實,支撐位只是表明該點位對股市的下跌將起到一定支撐作用,並不表示加權一定不會下跌。   
    所謂不破不立,有時指數的瞬間快速下跌,擊穿重要支撐位後,反而會引發新一輪強勢反彈。
  還有許多投資者認為支撐位對股市的支撐作用是屬於實質性的,而不是心理上的支撐作用。而事實則恰恰相反,絕大多數情況下,支撐位對股市的支撐作用是屬於心理層面的,實際的支撐作用並不大。
  還有的投資者喜歡將加權的支撐位設定為測底價,當加權跌到支撐位時就盲目地測底。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在股市的下跌趨勢形成時,任何支撐位都不是堅不可摧的。投資者的測底一定要根據市場整體趨勢的演變狀況來決策,只有在市場趨勢真正趨於轉強時,才是測底的最佳時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